
"公务"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指国家或集体组织的行政事务,其英文对应词为"official business"或"public affairs"。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该词特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基于法定职责开展的行政管理活动。牛津大学出版社《汉英大词典》进一步解释其包含三层内涵:
在具体语境应用中,商务印书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列举了典型搭配:"执行公务"(perform official duties)、"公务护照"(service passport)、"公务用车"(official vehicle)。剑桥词典官网收录的例句"他在公务访问期间签署了合作协议",展示了该词在外事活动中的实际运用。
需要注意的是,该词与近义词"公事"存在细微差异。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词汇学》指出,"公务"更强调制度规范属性,而"公事"侧重具体事务本身。这种区别在汉英互译时应予以保留,如"处理公事"宜译作"handle routine office work"(来源:《汉英翻译500例》)。
公务指涉及国家或集体的公共事务,其内涵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定义 公务是相对于私人事务的公共性职责,指国家机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机构履行公共职能时涉及的事务性工作。其本质特征在于服务公共利益,具有组织性、管理性和非营利性。
二、广义与狭义之分
三、历史溯源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宋史·张鉴等传论》中"勤于公务,而疏于训子"的记载,古代语境中特指官吏处理官方事务的职责。现代概念则扩展至各类公共机构的职能活动。
四、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公务的法定范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但核心始终围绕公共权力的行使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如需更深入探讨,可查阅《宋史》等古籍或现代行政法学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