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rroconcrete
steel
【化】 steel
【医】 steel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医】 bone; ossa; osteo-
cement; concrete
【化】 cement
钢骨水泥(Reinforced Concrete)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复合材料,由水泥、骨料(砂石)与嵌入的钢材共同构成。以下是其核心概念的详细解析:
定义与结构组成
钢骨水泥指在混凝土基体中嵌入钢筋或型钢骨架的复合结构材料。其中混凝土负责承受压力,钢材则承担拉应力,二者通过黏结力形成协同受力体系(来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力学强化原理
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低(约为抗压强度的1/10),钢材的抗拉与抗压性能均衡。通过内置钢筋网或钢骨架,可显著提升结构整体抗弯、抗剪及抗震能力(来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
应用领域
该材料普遍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及水利工程。例如,上海中心大厦采用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实现632米高度下的稳定性(来源:清华大学《现代高层建筑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
根据美国混凝土协会(ACI 318)标准,钢骨水泥按配筋率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2%)与劲性混凝土(含型钢骨架)两类,后者多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巨型柱结构。
根据多来源信息整理,“钢骨水泥”包含双重含义:
一、作为建筑材料
指钢筋混凝土(),即在混凝土中埋置钢筋骨架的复合结构材料。钢筋提供抗拉强度,混凝土承担抗压强度,两者结合后广泛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需高强度支撑的工程( )。
二、作为成语
比喻事物核心结构坚固可靠(),如形容制度、组织或思想体系具备难以撼动的基础。该比喻源自建筑材料特性,用“钢骨”象征刚性支撑,“水泥”象征紧密粘合()。
应用示例
周立波在《纪念》中描述:“三面是钢骨水泥的墙壁”;《南京日报》也用该词描述建筑的抗压性能。军事领域则用于描述防御工事,如抗战时期安远炮台的重机枪掩体。
补充说明
该词现已逐渐被“钢筋混凝土”替代,但在文学或特定语境中仍保留比喻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