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英文解释翻译、保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in bond
分词翻译:
保的英语翻译:
defend; keep; protect
税的英语翻译:
duty; geld; tax
【经】 imposition; impost; tariff; tax
专业解析
"保税"是一个海关术语,指进口货物在进入一国关境时,暂不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等税费,而是存放在海关指定或批准的场所(保税仓库、保税区等)进行储存、加工、装配或展览,待货物最终复运出境或正式办理进口报关手续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征税的一种海关监管制度。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释其核心含义:
-
核心概念:暂缓缴纳关税
- "保税"的核心在于"保"字,意为"担保"或"保证","税"指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 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货物虽已进入国境,但因尚未完成最终进口(如复出口、加工后出口等),其纳税义务被暂缓执行或有条件免除。海关对这类货物实施特殊监管。
-
英文对应词:Bonded
- 在海关和国际贸易语境下,"保税"最直接、最常用的英文翻译是"bonded"。
- 例如:
- 保税仓库 - Bonded Warehouse
- 保税区 - Bonded Zone / Bonded Area
- 保税货物 - Bonded Goods
- 保税加工 - Bonded Processing / Processing under Bond
- "Bonded" 一词本身就包含了"在担保或海关监管下"的含义,强调货物处于海关控制之下,相关税费尚未缴纳。
-
运作机制与目的:
- 海关监管: 保税货物必须存储在海关批准并监管的特定场所(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等)。未经海关许可,不得擅自提取、销售或移作他用。
- 税费暂免: 货物在保税状态下,无需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这为企业节省了现金流,降低了运营成本。
- 最终流向决定征税:
- 复运出境: 如果保税货物最终复运出境(例如转口贸易、维修后复出口),则无需缴纳进口税费。
- 正式进口: 如果保税货物最终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或使用,则需在进口报关时补缴所有应缴的进口税费(可能包括缓税利息)。
- 加工后出口: 在保税状态下进行加工、装配(如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成品复运出口的,原则上对进口料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
主要应用场景:
- 转口贸易: 货物在保税仓库暂存,随后转运至第三国。
- 加工贸易: 进口料件在保税状态下加工成成品后复出口。
- 缓税仓储: 进口商不确定货物最终去向(内销或转口)或等待销售时机,先存入保税仓库暂缓纳税。
- 国际商品展示: 在保税区内展示商品,供潜在买家看样订货,成交后再决定进口或复出口。
- 维修与检测: 进口货物在保税状态下进行维修、检测后复出口。
权威性说明:
"保税"制度是国际通行的海关监管模式,旨在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各国的海关法律法规。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等配套法规对保税制度、保税仓库、保税货物的管理有明确规定。海关总署是负责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和监督执行的最高主管部门。
网络扩展解释
保税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海关监管制度,其核心在于对特定货物实行“暂缓缴纳关税及进口环节税”的政策,主要服务于国际贸易和加工制造领域。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
定义与核心特征
保税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将进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下暂存于指定场所(如保税区、保税仓库),进行储存、加工或装配,待货物最终复运出境时免除相关税费。若货物转为境内销售,则需补缴税款。
-
主要形式
- 国际贸易服务类:保税仓库、保税区、免税店等,便于国际商品集散和转口贸易(如提到的“三单对碰清关”机制)。
- 加工制造类:保税工厂、保税集团等,允许企业进口原料加工后再出口,期间暂缓缴税。
-
作用与优势
- 降低企业资金压力:暂缓纳税减少流动资金占用,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 简化进出口流程:避免重复办理退税手续,尤其适合加工贸易企业。
- 促进国际贸易:保税区作为转口贸易集散地,缩短货物交付周期。
-
与一般贸易的区别
保税货物需全程受海关监管,且最终去向影响税收政策。例如,跨境电商通过保税仓备货,消费者下单后完成清关即可发货,而一般贸易进口则需立即缴税。
示例场景:某企业从国外进口电子元件,存放于保税仓库进行组装。若成品出口至海外,免缴进口税费;若内销至国内市场,则需补缴增值税、关税等。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