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ave one's bail; surrender one's bail
bail; bailment
【法】 bail; bail on security; bail out; bailment; get sb. to bail; mainprenor
mainprise; recognizance; release on bail; replevish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医】 meta-; post-; retro-
as scheduled; on schedule
【法】 in time; with the proper time
appear in court
【法】 adessee; appear; appear before the court; appearance before the court
attend court; be in the box; before the court; enter appearance
entry of appearance; locus standi; stare in judicio
保释后如期出庭的法律释义(汉英词典视角)
一、中文法律定义
“保释后如期出庭”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缴纳保证金或提供担保后暂时获释,并严格按法院指定时间、地点出席后续庭审的法律行为。其核心义务是遵守法庭传唤,否则将面临保证金没收、强制收监及“脱保罪”等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1条)。
二、英文术语解析
英文对应表述为"Appearing in court as scheduled after release on bail",其中:
三、跨法系差异说明
中国保释制度(取保候审)侧重程序保障,要求被保释人不得干扰司法活动(如串供);而英美法系中,"bail bond"(保释债券)由商业担保公司运作,若被告人逃庭,担保人需承担全额罚金(参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46条)。
权威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67-73条,定义取保候审义务。
- 《元照英美法词典》"bail"词条,解释担保释放与出庭责任(ISBN: 9787512025363)。
- 美国司法部《Bail Reform Act of 1984》,明确脱保法律后果(链接存档于USDOJ)。
- 英国《Bail Act 1976》第6条,规定"未能自动归案"(Failure to surrender to custody)的刑罚。
(注:因部分法律数据库访问限制,建议通过官方出版物或权威学术平台验证条文细节。)
保释后如期出庭,是指被保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或司法机关要求的时间、地点参与庭审或其他法律程序的行为。这一概念涉及以下核心要点:
保释的法律性质
保释(中国称“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允许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后暂时释放。其目的是在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羁押。
出庭的法定义务
被保释人必须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包括:
违反出庭义务的后果
若未如期出庭,司法机关可:
特殊情形处理
若因疾病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需提前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及证明材料,经批准后可延期或变更到庭方式。
法律依据: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适用条件)和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人义务),具体条文可通过司法机关官网查询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