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loating-point decimal constant
【计】 floating-point decimal
constant; invariable
【计】 C
【化】 constant
【医】 constant
【经】 constant
浮点十进制常数(floating-point decimal constant)是计算机编程中用于精确表示含小数位的数值的标准化记法。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科学记数法表达十进制数值,典型结构包含三个部分:符号位、尾数(有效数字)和指数,例如+3.14159E-5表示$3.14159 times 10^{-5}$。
从计算精度角度,该表示法符合IEEE 754-2019标准对十进制浮点数的定义(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2023),能够有效处理金融计算、工程测量等需要高精度小数运算的场景。在Java、C#等编程语言中,可通过后缀"m"或"M"声明此类常量,如decimal money = 123.45m;
。
其语法规范包含三个强制规则:① 必须包含小数点或指数符号;② 指数部分用E/e连接基数为10的幂;③ 有效数字位数决定存储精度。例如"6.022e23"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在内存中按符号位(1bit)、指数域(8bit)和尾数域(23bit)进行二进制编码(ISO/IEC 60559:2020,第4.3节)。
该表示法相较于定点数的优势体现在动态范围扩展,如Python语言的1.8e308
可表示超越普通整数范围的极大值(Python Software Foundation,2023)。但需注意不同编程语言的实现差异,例如C语言默认将带小数点的数值解析为双精度浮点型,而COBOL则支持指定显式精度(如9V99)。
“浮点十进制常数”是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术语,可以拆解为以下部分理解:
浮点(Floating Point)
指计算机中表示实数(含小数)的一种方式,通过“科学记数法”用符号、尾数、基数、指数四部分组合存储数值。例如:$3.14 times 10 = 314$。
十进制(Decimal)
表示数值的基数为10,即人类常用的数字系统,区别于二进制(基数为2)或十六进制(基数为16)。
常数(Constant)
指程序中固定不变的直接量(literal),例如代码中直接写的3.14
或-0.5e-3
。
浮点十进制常数的典型形式为: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指数部分]
其中:
12.34
或.56
(省略整数部分时需保留小数点)。e
或E
表示,后接正负号和指数值,例如5e-3
表示$5 times 10^{-3}$。3.14
、-0.5
、2E6
(等价于$2 times 10$)、.71828
。.
)、无指数值的e
(如5e
)、非十进制数字(如0x1.2p3
是十六进制浮点数)。此类常数广泛用于需要高精度或大范围数值计算的场景(如科学计算、图形处理),但其存储存在精度限制(如单精度浮点数约6-9位有效数字,双精度约15-17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