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loating-point decimal constant
【計】 floating-point decimal
constant; invariable
【計】 C
【化】 constant
【醫】 constant
【經】 constant
浮點十進制常數(floating-point decimal constant)是計算機編程中用于精确表示含小數位的數值的标準化記法。其核心特征是通過科學記數法表達十進制數值,典型結構包含三個部分:符號位、尾數(有效數字)和指數,例如+3.14159E-5表示$3.14159 times 10^{-5}$。
從計算精度角度,該表示法符合IEEE 754-2019标準對十進制浮點數的定義(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2023),能夠有效處理金融計算、工程測量等需要高精度小數運算的場景。在Java、C#等編程語言中,可通過後綴"m"或"M"聲明此類常量,如decimal money = 123.45m;
。
其語法規範包含三個強制規則:① 必須包含小數點或指數符號;② 指數部分用E/e連接基數為10的幂;③ 有效數字位數決定存儲精度。例如"6.022e23"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在内存中按符號位(1bit)、指數域(8bit)和尾數域(23bit)進行二進制編碼(ISO/IEC 60559:2020,第4.3節)。
該表示法相較于定點數的優勢體現在動态範圍擴展,如Python語言的1.8e308
可表示超越普通整數範圍的極大值(Python Software Foundation,2023)。但需注意不同編程語言的實現差異,例如C語言默認将帶小數點的數值解析為雙精度浮點型,而COBOL則支持指定顯式精度(如9V99)。
“浮點十進制常數”是編程和計算機科學中常見的術語,可以拆解為以下部分理解:
浮點(Floating Point)
指計算機中表示實數(含小數)的一種方式,通過“科學記數法”用符號、尾數、基數、指數四部分組合存儲數值。例如:$3.14 times 10 = 314$。
十進制(Decimal)
表示數值的基數為10,即人類常用的數字系統,區别于二進制(基數為2)或十六進制(基數為16)。
常數(Constant)
指程式中固定不變的直接量(literal),例如代碼中直接寫的3.14
或-0.5e-3
。
浮點十進制常數的典型形式為:
[整數部分].[小數部分][指數部分]
其中:
12.34
或.56
(省略整數部分時需保留小數點)。e
或E
表示,後接正負號和指數值,例如5e-3
表示$5 times 10^{-3}$。3.14
、-0.5
、2E6
(等價于$2 times 10$)、.71828
。.
)、無指數值的e
(如5e
)、非十進制數字(如0x1.2p3
是十六進制浮點數)。此類常數廣泛用于需要高精度或大範圍數值計算的場景(如科學計算、圖形處理),但其存儲存在精度限制(如單精度浮點數約6-9位有效數字,雙精度約15-17位)。
苄基二辛基胺逼肌并行加法測試程式套裝軟件傳播長度刺殺出局大容量電粘度效應地面電子系統丁糖醇法律的實在性過渡呼吸音獲得一分遺産者活動法加班費用假性指令接受傭金警報牌集團效應抗明膠酶拷問奎尼酸胡椒嗪六氫吡嗪螺體鎳鐵線實質給付四氫皮醇死鎖排除舔聲危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