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deferred profit on installment sales
by stages
【经】 aging
gathering
【经】 collection; proceeds; receipt
【经】 merchandise sales; sales
give; hand over; pass; in the proper order; successively
delay; engage; extend; postpone; prolong; protract; send for
account; gain; markup; profit; return
【经】 margin; profit
中文术语:分期收款销货递延利润
英文对应:Deferred Profit on Installment Sales
分期收款销货(Installment Sales)
指商品销售时,买方分期支付货款,卖方按合同约定分期收回款项的销售方式。其核心特征为:
递延利润(Deferred Profit)
在分期收款销售中,卖方虽已交付商品,但因收款风险未完全转移(如买方违约可能性),需将利润分摊至各收款期确认,而非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分期收款销货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确认递延利润:
会计分录示例:
交付商品时:
借:长期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当期确认部分)
合同负债(递延利润部分)
分期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借:合同负债
贷:主营业务收入(递延利润分期结转)
明确分期收款销售的收入确认时点及递延利润计算方法,强调需按“实际利率法”分摊递延收益(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网)。
规定分期收款中若存在“重大融资成分”,需将交易价格分解为商品销售收入与融资收益两部分(来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递延利润机制可避免企业因提前确认收入导致的财务风险,确保利润表反映真实的经营成果。例如:
注:具体会计政策需结合企业所处行业及合同条款,建议参考财政部《收入准则应用案例》。
分期收款销货递延利润是企业在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时,因收入确认时间差异导致的利润递延现象。以下从定义、会计处理、税务差异三个方面详细解释:
1. 核心概念
分期收款销货指商品交付后货款分期收回的销售方式,常见于房产、汽车等大额交易。递延利润则源于会计准则要求:若分期收款具有融资性质(如收款期超3年),需按合同价款现值确认收入,而非实际收款总额。现值和总额的差额形成递延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需在收款期内分期转为财务收益,形成利润的递延确认。
2. 会计处理流程
3. 税会差异
实务影响
企业需同步维护两套账务(会计账与税务账),并通过财务报表附注披露递延收益余额及摊销进度。此处理既能反映交易实质(含融资成分),又避免提前缴税带来的现金流压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