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盆子(学名:Rubus idaeus)是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灌木植物,其英文通称"raspberry"特指该植物的聚合果实。作为药食同源物种,其植物特征表现为:
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覆盆子被收录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其干燥未成熟果实入药,性温味甘酸,归肾、膀胱经,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果实富含鞣花酸、山柰酚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 Central文献PMC7356111)。
该植物的命名源自古汉语"覆盆"意象,形容其果实形态似倒置的盆器。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数据库记载,欧洲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16世纪经丝绸之路传入东亚地区。当代食品工业中,果实广泛用于果酱、甜点及保健食品加工,其叶可制作草本茶饮。
覆盆子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括植物学特征和传统药用价值两个方面:
覆盆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落叶灌木,果实为聚合小核果,成熟时呈红色或橙黄色,枝干有倒钩刺()。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常生长于山坡、溪边灌木丛中()。
传说葛洪发现其缩尿功效后,民间认为“服此果可翻覆夜尿盆”,故得名“覆盆子”()。
可制成果酒、药茶,果实富含维生素A、C及矿物质,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提示:若需了解覆盆子作为成语的比喻义(指需谨慎对待的事物),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