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officious will
blame; evildoing; have to; non-; not; wrong
【计】 negate; NOT; not that
【医】 non-
correctitude; just; positive; principal
【计】 POS
【化】 nor-; ortho-
【医】 iusto; nor-; o-; ortho-
ceremony; formula; model; pattern; ritual; style; type
【化】 expression
【医】 F.; feature; formula; Ty.; type
dying words; one's last will and testamnet; testament; will
【医】 ante-mortem statement
【经】 wilful default
非正式遗嘱(informal will)指未严格遵循法定形式要件订立的遗嘱文件,在普通法体系中通常称为"holographic will"。根据《元照英美法词典》定义,其核心特征为立遗嘱人亲笔书写全部内容并签名,部分司法管辖区允许免除见证人要求。
美国统一遗嘱认证法典(Uniform Probate Code)第2-502条指出,非正式遗嘱需满足三个要件:1)包含遗嘱人笔迹的实质性部分;2)全文由遗嘱人亲笔书写;3)附有本人签名及日期。该形式在美国28个州具有法定效力。
中国《民法典》第1134条将此类文件归类为"自书遗嘱",要求由遗嘱人亲笔书写并签名,同时注明年月日。与正式公证遗嘱相比,其证据效力可能受法院更严格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强调需通过笔迹鉴定等方式确认真伪。
英国法律委员会2022年遗嘱改革报告显示,数字时代手写遗嘱数量下降40%,但医院急诊室等特殊场景中,非正式遗嘱仍占紧急情况立嘱量的17%。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2024年判例确认,手机备忘录中的临终意愿在满足笔迹验证条件下可被认定为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澳大利亚等普通法国家要求非正式遗嘱必须体现"遗嘱意思的最终宣告",日本民法第968条则规定危急情况下口头遗嘱需三名见证人在场。法律效力存在地域差异,具体适用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非正式遗嘱是指未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订立的遗嘱,可能存在效力瑕疵或直接被认定为无效。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遗嘱需满足特定形式要求才能生效。非正式遗嘱通常因缺少法定要件(如签名、日期、见证人等)导致其效力不被法律认可,可能引发继承纠纷。
2. 与正式遗嘱的核心区别 正式遗嘱包括公证、自书、代书等6种法定类型,每种均有明确要求:
3. 常见无效情形
4. 法律建议 若已订立非正式遗嘱,建议尽快通过公证或补充法定要件进行完善。遗产纠纷中,法院会优先采纳符合形式要件的遗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