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液分子量英文解释翻译、沸液分子量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dissolecule
分词翻译:
沸的英语翻译:
boil
【医】 ebullition
液的英语翻译:
fluid; liquid; succus
【化】 liquor
【医】 Fl.; fld.; Fluid; humor; juice; Liq.; sap; succi; succus
分子量的英语翻译:
【化】 formula weight; molecular weight
【医】 Mol. wt.; molecular weight
专业解析
沸液分子量(英文:Molecular Weight Determination by Ebullioscopy)是一个化学分析术语,特指通过测量溶液沸点升高(Boiling Point Elevation)现象来确定溶质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的方法。该方法属于依数性(Colligative Properties)测定技术之一,依赖于溶液沸点升高值与溶质粒子数量的比例关系,而非溶质种类。
核心原理与解释
- 沸点升高现象:纯溶剂有固定沸点。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溶液沸点会高于纯溶剂。升高值(ΔT_b)与溶质的摩尔浓度成正比。
- 计算公式:
$$
Delta T_b = K_b cdot m
$$
其中:
- $Delta T_b$ = 沸点升高值(单位:°C 或 K)
- $K_b$ = 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Ebullioscopic Constant),是溶剂的特性常数(单位:°C·kg/mol 或 K·kg/mol)。例如,水的 K_b ≈ 0.512 °C·kg/mol。
- $m$ =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olality),单位 mol/kg(每千克溶剂中含溶质的摩尔数)。
- 关联分子量:质量摩尔浓度 $m$ 可表示为:
$$
m = frac{n{text{solute}}}{W{text{solvent}}} = frac{(W{text{solute}} / M)}{W{text{solvent}}}
$$
其中:
- $n_{text{solute}}$ = 溶质的摩尔数
- $W_{text{solute}}$ = 溶质的质量(单位:g)
- $M$ = 溶质的分子量(摩尔质量,单位:g/mol)
- $W_{text{solvent}}$ = 溶剂的质量(单位:kg)
代入沸点升高公式:
$$
Delta T_b = Kb cdot frac{W{text{solute}} / M}{W_{text{solvent}}} = Kb cdot frac{W{text{solute}}}{M cdot W_{text{solvent}}}
$$
整理后得到分子量 $M$ 的计算式:
$$
M = frac{Kb cdot W{text{solute}}}{Delta Tb cdot W{text{solvent}}}
$$
因此,通过实验精确测量 $Delta T_b$、已知 $Kb$、精确称量 $W{text{solute}}$ 和 $W_{text{solvent}}$,即可计算出溶质的分子量 $M$。
方法要点与应用
-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测定非挥发性、非电解质溶质的分子量。对于电解质,由于电离产生更多粒子,测得的将是表观摩尔质量。
- 实验关键:需要精确的温度测量装置(如贝克曼温度计)和恒定的外界压力环境。溶剂的选择(及其 K_b 值)也很重要。
- 优势与局限:相较于凝固点降低法,沸点升高法所需温差 ΔT_b 通常更小,对温度测量精度要求更高。高温可能引起某些溶质分解,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术语对照与来源
- 沸液分子量:中文术语,直接关联“通过沸点升高测定分子量”的方法。
- Ebullioscopy:英文术语,源自拉丁语 ebullire(沸腾)和希腊语 skopein(观察),即“观察沸腾”的方法。
- Boiling Point Elevation:沸点升高现象。
- Molecular Weight (MW) / Molar Mass:分子量(摩尔质量)。
- Colligative Property:依数性。
- Ebullioscopic Constant (K_b):沸点升高常数。
- Molality (m):质量摩尔浓度。
“沸液分子量”本质是指利用溶液沸点升高这一依数性质,通过测量沸点升高值 $Delta T_b$,结合已知的溶剂沸点升高常数 $K_b$ 和精确称量的溶质与溶剂质量,依据公式 $M = frac{Kb cdot W{text{solute}}}{Delta Tb cdot W{text{solvent}}}$ 计算得出的溶质分子量(摩尔质量)。它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化学分析方法。该术语更规范、完整的表述应为“基于沸点升高法测定的分子量”。
来源参考: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 Gold Book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Ebullioscopic constant, Ebullioscopy). IUPAC Gold Book (权威术语定义)。
- Atkins, P., & de Paula, J. Physical Chemistry (Various edi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经典物化教材,详述依数性原理与实验方法)。
- University Chemistry Lecture Notes/Materials on Colligative Properties (普遍存在于大学化学课程资源中,讲解沸点升高法原理与计算)。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沸液分子量”这一表述,需要分两部分解释:
一、沸液
“沸液”指沸腾的液体,即受热达到沸点时产生气化现象的液体。沸腾过程中,液体内部形成气泡并剧烈翻滚,此时温度保持恒定。例如水的沸点为100℃(标准大气压下),此时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蒸气。
二、分子量
分子量(现规范名称为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中表示分子质量的参数:
- 定义: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单位为道尔顿(Da)或无量纲(当作为比值时)。
- 特性:
-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无关。
- 大分子(如蛋白质)常用千道尔顿(kDa)表示。
- 计算示例:水的分子量为 $2 times 1.008 (text{H}) + 16.00 (text{O}) = 18.016$。
综合说明
“沸液分子量”并非标准术语。沸腾液体的分子量与其常态下相同,仅物理状态改变,化学组成未变。若需特定液体的分子量,需明确物质名称(如“水的分子量”)。建议核对问题表述或补充具体物质信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