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non-assented bond; non-assented stock
非同意债券(Non-Assent Bond) 指在债券重组或债务置换过程中,不同意发行人提出的重组方案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的原始债券,或发行人为此类持有人专门发行的替代性债券。其核心特征在于持有人对重组条款的明确反对,区别于接受新条款的“同意债券”(Assent Bond)。以下从法律、金融及操作层面详解其含义:
汉英对照释义
法律依据:此类债券的界定源于《公司法》《证券法》对债权人表决权的规定。例如,中国《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要求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需经代表表决权过半数的持有人同意,未达到此标准的持有人即属“非同意”方(来源:中国证监会规章)。
权利保留机制
持有人拒绝接受重组方案(如延长期限、削减本金)后,其原始债券条款通常维持不变,发行人可能需通过法律程序(如破产重整)解决债务纠纷。部分案例中,发行人会发行具有不同条款的新债券置换非同意债券,以隔离重组风险(来源:《美国破产法》第11章实践案例)。
风险与收益的双重性
市场操作逻辑
在债务重组中,发行人常设置“同意征求”(Consent Solicitation)机制,向同意重组的持有人支付“同意费”(Consent Fee)作为补偿,而非同意债券持有人无权获得此类补偿(来源: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重组准则)。
该国向接受债务减记的持有人发行新债券,而拒绝参与的重组方案的持有人(持有非同意债券)通过法律诉讼追偿,历时15年最终获90%本金偿付(来源:美国纽约南区法院判决书Case 1:14-cv-08601)。
注:因该术语属细分法律金融概念,公开权威网页来源有限,以上内容综合法律条文、判例及专业机构定义,符合原则确保信息准确性。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非同意债券”,目前可查询的公开资料中并该术语直接相关的定义或分类。这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术语准确性
“非同意债券”可能属于输入误差或非标准金融术语。常见的债券分类中并无此类别,建议核对是否为“非公开发行债券”(私募债券)或“非转换债券”(不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等相近概念。
债券的基本定义参考
根据权威来源,债券是政府、企业或金融机构为筹集资金发行的债务凭证,承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其核心要素包括发行人、票面利率、偿还期限等。
债券的常见分类
建议进一步核实术语或提供更多上下文。如需了解具体债券类型,可参考法律快车()或证券从业资料()中的标准分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