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凡尔赛和约英文解释翻译、凡尔赛和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treaty of Versailles

分词翻译:

凡的英语翻译:

every; ordinary; the earth

尔的英语翻译:

like so; you

赛的英语翻译:

contest; game; match; surpass

和约的英语翻译:

peace treaty
【法】 pacification; peace talk; treaty of peace

专业解析

《凡尔赛和约》(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签署的和平条约。该条约正式结束了德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并重新划定了欧洲政治版图。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其核心条款及影响:

  1. 领土条款(Territorial Provisions)

    条约要求德国归还1871年吞并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给法国,并将西普鲁士、波森省及上西里西亚部分地区划归新成立的波兰。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设为国际联盟管辖的自由市。此外,德国海外殖民地由协约国“委任统治”(Mandate System)分配。

  2. 军事限制(Military Restrictions)

    德国陆军规模被限制为10万人,禁止拥有潜艇、飞机及重型武器,莱茵河西岸地区设为非军事区。该条款旨在削弱德国军事威胁(来源:剑桥大学国际关系档案库)。

  3. 战争责任与赔款(War Guilt and Reparations)

    条约第231条(即“战争罪责条款”)认定德国及其盟国为战争唯一责任方。德国需支付1320亿金马克(约合当时33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分30年偿清。这一条款引发德国社会强烈不满(来源:《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

  4. 国际联盟成立(League of Nations)

    条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标志着首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诞生。美国因国会反对未加入,削弱了其实际效力(来源: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库)。

历史学界普遍认为,条约苛刻的惩罚性条款为纳粹党崛起埋下伏笔,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诱因之一。当代汉英法律词典中,“凡尔赛体系”(Versailles System)一词常被用于描述该条约构建的短暂国际秩序。

网络扩展解释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及影响:

一、基本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随后,协约国(英、法、美等)与德国经过长达6个月的巴黎和会谈判,最终在凡尔赛宫签订该条约。

二、主要内容

  1. 领土条款

    • 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归还法国,部分领土划归比利时、丹麦和波兰。
    •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
  2. 军事限制

    • 德国陆军被限制为10万人,禁止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
  3. 经济赔偿

    • 德国需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初期定为200亿金马克,并承担协约国占领军的费用。
  4. 特殊条款与中国关联

    • 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直接引发中国五四运动。

三、历史评价

  1. 短期影响

    • 标志着一战正式结束,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但美国未完全实现其战略目标。
  2. 长期隐患

    • 严苛条款导致德国经济崩溃、民族情绪激化,为纳粹崛起和二战埋下伏笔。
    • 历史学家认为,条约是“矛盾的妥协产物”,既未安抚德国,也未有效威慑其复兴。

四、衍生含义

在中文语境中,“凡尔赛和约”也被引申为“被迫接受不公平条件”的象征,形容弱势方在强权下的妥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条款或国际关系影响,可查阅权威历史文献或网页来源(如、6、8)。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