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反常色散英文解释翻译、反常色散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nomalous dispersion

分词翻译:

反常的英语翻译:

abnormality; deregulation
【化】 abnormality
【医】 abnormality; abnormity; acatastasia; anomalo-; anomaly

色散的英语翻译:

【化】 dispersion

专业解析

反常色散(Anomalous Dispersion)的汉英词典解释

定义

反常色散(Anomalous Dispersion)指介质中光波的相速度随波长增加而增大的现象,与正常色散(波长增加时相速度减小)相反。其本质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折射率 ( n ) 随波长 ( lambda ) 的变化率满足 ( frac{dn}{dlambda} > 0 ) 。

物理机制

反常色散通常发生在介质的共振吸收频带附近。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光波与介质中的束缚电子发生共振相互作用,导致折射率在吸收峰附近急剧变化。例如,在钠蒸气中,当光波长接近589 nm(D线)时,折射率随波长增加而上升,形成反常色散区 。

数学描述

基于塞耳迈耶尔方程(Sellmeier equation),反常色散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

n(lambda) = 1 + sum_{i} frac{B_i lambda}{lambda - lambda_i}

$$

其中 ( lambda_i ) 为共振波长,当 ( lambda > lambda_i ) 时,( frac{dn}{dlambda} > 0 ) 。

应用实例

  1. 超连续谱生成:在光子晶体光纤中,利用反常色散区的相位匹配条件,可将窄脉冲激光扩展为宽光谱光源 。
  2. 光孤子传输:光纤通信中,反常色散与非线性效应平衡形成光孤子,实现信号的无失真远距离传输 。

权威参考文献

  1. Born, M., & Wolf, E. (1999). Principles of Optics (7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7章“色散理论”)

  2. Hecht, E. (2017). Optics (5th ed.). Pearson.

    (第9.6节“反常色散与吸收”)

  3. Wood, R. W. (1904). "Anomalous Dispersion in Vapors". Physical Review, 18(3), 187–194.

    (首篇实验观测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反常色散是光学和电磁学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解释需结合物理机制和实际观察现象。以下是详细说明:

1.基本定义

反常色散指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偏离正常色散规律的现象。正常色散中,折射率随波长增大而减小(如无色透明介质在可见光区的表现),而反常色散则表现为波长增大时折射率增大。

2.关键特征

3.理论解释

4.历史与命名

尽管称为“反常”,实为普遍现象。因早期发现时与正常色散规律相悖而得名,沿用至今。

5.数学描述

反常色散的折射率与波长关系可用经验公式(如塞耳迈耳方程)描述: $$ n(lambda) = 1 + sum_i frac{B_i lambda}{lambda - C_i} $$ (注:该公式在部分资料中被提及,但需结合具体实验条件验证。)

反常色散揭示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尤其在吸收区附近的表现,对理解材料光学特性及设计光学器件有重要意义。如需更深入的公式推导或实验案例,可参考电磁学或物理光学教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