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legal consciousness; legal sense
法律意识(Legal Awareness)是法学研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概念,指社会成员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及法治原则的认知、理解与遵守意愿的集合体。从汉英法律词典角度,其核心可拆解为三部分:
法律认知(Legal Cognition)
指个体对法律条文、司法程序、权利义务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法律认知的典型内容。
法律评价(Legal Evaluation)
涉及对法律体系的信任度及对司法公正性的判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公开白皮书》,公众对裁判文书公开的满意度提升,反映了法律评价维度的积极变化。
法律践行(Legal Compliance)
表现为主动遵守法律并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行为倾向。如《民法典》实施后,民间合同纠纷通过诉讼调解的比例显著增加,体现了法律践行的实践价值。
这一概念在比较法学中对应“Legal Consciousness”,强调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体行为准则的动态过程。美国法学家Lawrence M. Friedman曾提出,法律意识是“社会成员与法律系统互动的心理映射”,其研究被广泛引用于跨文化法治比较领域。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法律意识包含人们对法的本质、作用及现行法律的理解与评价,表现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思想观念。其核心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理性认知和自觉实践,涵盖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两部分。
法律意识具有强烈阶级性,不同阶级对法的理解和需求存在差异。例如,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往往主导社会法律体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意识的具体表现或案例,可参考、等来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