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law and regulations
law; statute; doom; legislation
【医】 law
and; draw; gentle; kind; mild; harmonious; mix with; sum; summation
together with
【计】 ampersand
【医】 c.; cum
regulations; rules
【法】 regulation
法律(Law)
在法律语境中,"法律"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调整社会关系并维护公共秩序。汉英对照中,"法律"对应"statute"或"legislation",强调成文法的权威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特征包括普遍约束力、稳定性及程序性,如《刑法》明确犯罪与刑罚的界定(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
规章(Regulation)
"规章"通常指行政机关或授权机构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效力层级低于法律。汉英翻译为"regulation"或"rule",例如国务院发布的《食品安全管理条例》。规章侧重于操作层面的规范,如环境保护标准或行业准入条件,其制定需符合上位法要求(来源:国务院行政法规库)。
术语对比与引用
法律与规章的核心差异在于制定主体和适用范围:前者由立法机构(如全国人大)确立宏观框架,后者由行政部门(如生态环境部)细化执行。权威定义可参考《元照英美法词典》对"statutory law"和"administrative rules"的释义(来源:北京大学法律图书馆电子资源)。
根据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义和层级关系,“法律”和“规章”是两类不同效力层级的规范性文件,具体区别如下:
制定主体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如《反食品浪费法》。
效力层级
属于最高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作为法律,其效力覆盖全国且具有强制约束力。
命名形式
通常以“法”命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制定主体
分为两类:
效力层级
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且不得与上位法冲突。例如,地方政府规章仅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
命名形式
一般以“规定”“办法”命名,但不能使用“条例”。
维度 | 法律 | 规章 |
---|---|---|
制定机关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国务院部门或地方政府 |
效力范围 | 全国性、普遍约束力 | 部门权限或行政区域范围内 |
名称特点 | 以“法”结尾 | 以“规定”“办法”为主 |
示例说明:若某部门规章与法律冲突(如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应以法律为准,且规章可能被撤销或修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