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nitrogen peroxide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combustion; oxidation; oxidize; oxygenation
【化】 adduction; oxidation
【医】 oxidation; oxidization; oxidize; oxy-; oxydation; oxygenize
a; an; each; one; per; same; single; whole; wholehearted
【医】 mon-; mono-; uni-
azote; nitrogen
【医】 Az.; azote; N; nitrogen
go; leave; of; somebody; something; this
miscall
在汉英词典学领域,“二氧化一氮之误称”指代历史上对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的化学命名混乱现象。该化合物正确分子式为N₂O,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系统命名法,应按照原子数递增顺序称为“一氧化二氮”。中文语境中常见的错误形态包括:
该误称起源于19世纪初期化学命名体系尚未标准化阶段,英国化学家戴维(Humphry Davy)在1800年的实验中首次系统研究该气体时,曾使用“nitrous oxide”与“dephlogisticated nitrous air”交替命名。现代权威词典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0版(2023)已明确标注其规范命名,并特别指出中文语境中需注意的构词陷阱。
中国化学会《化学命名规范》第4.2.7条强调,二元化合物命名应严格遵循“电负性较小元素在前,原子数用中文字头表示”的原则。这种命名误差虽已逐步纠正,但在非专业文献中仍偶有出现,需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专业判断。
“二氧化一氮”这一名称属于化学术语中的错误表述,其问题主要源于对化合物命名规则的混淆。以下是详细解释:
正确的命名规则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命名法,二元化合物的名称需体现两种元素的原子比例。例如:
“二氧化一氮”的误称来源
该名称可能混淆了两种表述:
常见氮氧化物的对比
| 化学式 | 正确名称| 原子比例 | 氮的氧化态 |
|--------|-------------|----------|------------|
| NO | 一氧化氮| 1:1| +2 |
| NO₂| 二氧化氮| 1:2| +4 |
| N₂O| 一氧化二氮| 2:1| +1 |
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错误名称可能导致科学交流中的误解,例如混淆N₂O(麻醉用途)与NO₂(有毒气体)的性质。
“二氧化一氮”是错误表述,需根据具体化学式使用规范名称。此类误称的纠正有助于维护科学术语的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