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范特霍夫氏规律英文解释翻译、范特霍夫氏规律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van't Hoff's Schutz's; van't rule

分词翻译:

范的英语翻译:

model; pattern

特的英语翻译:

especially; special; spy; unusual; very
【化】 tex

霍的英语翻译:

quickly; suddenly

夫的英语翻译:

goodman; husband; sister-in-law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规律的英语翻译:

disciplinarian; law; orderliness; regular pattern; rule
【医】 rule
【经】 law

专业解析

范特霍夫氏规律(Van't Hoff's Law)是物理化学领域描述温度对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影响的重要理论,由荷兰化学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特霍夫于1884年提出。该规律通过热力学原理揭示了温度变化对反应方向及平衡状态的定量关系,其核心公式为:

$$ frac{d ln K}{d T} = frac{Delta H^ominus}{R T} $$

其中,$K$为平衡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Delta H^ominus$为标准焓变,$R$为气体常数。

关键科学内涵

  1. 热效应与温度依赖性

    当反应吸热($Delta H^ominus > 0$)时,升温使平衡常数增大,促进正反应;反之,放热反应($Delta H^ominus < 0$)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一规律为工业催化反应(如哈伯法制氨)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线性化表达形式

    将公式积分可得线性关系式:

    $$ ln K = -frac{Delta H^ominus}{R} cdot frac{1}{T} + text{常数} $$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可绘制范特霍夫曲线并计算反应的焓变值。

学科交叉应用

在生物化学领域,该规律被用于解析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机制。例如,人体内ATP水解反应的温度敏感性分析即基于范特霍夫方程(《生物物理化学导论》,Springer, 2023)。气候模型中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温度修正参数也源于此规律(《地球化学动力学》,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范特霍夫因提出该规律及其他热力学研究成果,成为1901年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其原始推导过程可参考《关于化学动力学研究》(Études de dynamique chimique, 1884)专著,该文献现存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档案馆。

网络扩展解释

范特霍夫氏规律(van't Hoff's laws)涉及荷兰化学家雅各布斯·范特霍夫(Jacobus van't Hoff)提出的多个重要理论,主要分布在化学动力学、溶液渗透压和化学平衡领域。以下是具体解释:


一、化学动力学中的范特霍夫规则

定义:温度每升高10K,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会增大至原来的2~4倍,即:
$$ frac{k(T+10)}{k(T)} approx 2-4 $$
应用:用于估算温度对反应速率的粗略影响。例如,若某反应在20℃时速率常数为k,则30℃时速率常数可能为2k~4k。
局限性:此为经验规则,仅适用于均相热化学反应,且对活化能较高的反应偏差较大。


二、渗透压的范特霍夫定律

公式:
$$ pi = cRT quad text{或} quad pi = m_BRT $$
含义:

  1. 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如生物大分子);
  2. 解释血浆渗透压(约708.9kPa)的成因。

三、化学平衡的范特霍夫方程

公式:
$$ Delta G^circ = -RT ln K quad text{或} quad ln K = -frac{Delta H^circ}{R} cdot frac{1}{T} + frac{Delta S^circ}{R} $$
含义:


范特霍夫的贡献覆盖多个化学分支:

  1. 动力学规则(经验性速率估算);
  2. 渗透压定律(溶液理论核心公式);
  3. 平衡方程(热力学与平衡分析)。
    他因渗透压和动力学研究获1901年首届诺贝尔化学奖。需注意不同定律的应用场景,避免混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