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oth repellant; mothproofing agent
防蛀剂(fángzhùjì)在汉英词典中对应英文术语为"mothproofing agent"或"moth repellent",国际音标标注为/mɒθpruːfɪŋ ˈeɪdʒənt/。该名词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防止蛀虫侵蚀物质的制剂,主要用于纺织品、木质品及毛皮制品的长期存储保护。
根据《牛津化学工业词典》定义,防蛀剂主要成分包括:
在中国国家标准GB/T 18885-2020《纺织品防蛀性能试验方法》中规定,合格防蛀剂需达到: $$ K = frac{N_c - N_t}{N_c} times 100% geq 95% $$ 式中$N_c$为对照组蛀孔数量,$N_t$为处理组蛀孔数量。
实际应用时需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家用化学品安全指南》提示,密闭空间使用合成防蛀剂时,空气流通量应保持≥0.5m³/min。过量接触可能引发头痛症状,建议存储浓度控制在30g/m³以下。
防蛀剂是用于预防、驱避或控制蛀食性害虫的化学药剂,主要保护皮毛、纤维制品、图书、字画等物品免受虫害。以下是详细解释:
防蛀剂通过挥发或毒杀作用,针对黑皮蠹、花斑皮蠹、衣蛾、衣鱼等蛀虫。这些害虫常以天然纤维(如羊毛、蚕丝)或纸质材料为食,导致物品损坏。
我国防蛀剂材料经历了从樟脑→萘→对二氯苯的演变。其中,含萘或对二氯苯的樟脑丸属于农药类产品,适用于工业或农业防蛀,不建议接触生活用品。
广泛用于衣柜(衣物防蛀)、博物馆(文物保护)、图书馆(书籍防虫)等领域。
如需了解具体产品配方或安全标准,可参考、3、5的学术及行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