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revention of bribery ordinace
《防止贿赂条例》(Prevention of Bribery Ordinance, POBO)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重要的反腐败法律,旨在通过刑事制裁打击各类贿赂行为,维护社会公平与廉洁。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解释:
条例 (Ordinance)
指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此处特指香港法例第201章《防止贿赂条例》。
英文释义:A law enacted by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specifically Cap. 201 POBO in Hong Kong.
贿赂 (Bribery)
指为影响公务或商业行为而提供、索取或接受任何不正当利益(如金钱、礼物、服务)。
英文释义:The offering, soliciting, or accepting of any undue advantage (e.g., money, gifts, services) to influence official or business conduct.
公职人员 (Public Servant)
涵盖政府雇员、公共机构人员及依法行使公共职能者。
英文释义:Includes government employees, public body officers, and individuals performing public functions.
向公职人员提供利益 (Offering Advantages to Public Servants)
任何未经许可向公职人员提供利益以换取其职务行为均属犯罪(第4条)。
英文条款:Section 4 - Unauthorized offers to public servants in relation to official acts.
来源:香港律政司法例数据库
公职人员索取/接受利益 (Soliciting/Accepting Advantages by Public Servants)
公职人员主动索取或接受利益作为职务行为回报即违法(第3条)。
英文条款:Section 3 - Public servants soliciting/accepting advantages for official acts.
来源:香港廉政公署释义指南
私营机构贿赂 (Bribery in Private Sector)
禁止在商业活动中提供或接受利益以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第9条)。
英文条款:Section 9 - Bribery for business transactions in private sector.
来源:香港反腐败法律实务手册
域外效力 (Extraterritorial Effect)
条例适用于香港居民及公司在境外的贿赂行为(第7条)。
英文释义:Jurisdiction extends to corrupt acts committed abroad by HK residents/companies.
举证责任倒置 (Reverse Burden of Proof)
若公职人员资产超出合法收入,须自行说明来源合法性(第10条)。
英文释义:Section 10 - Public servants must explain disproportionate assets.
执行机构 (Enforcement Body)
香港廉政公署(ICAC)专责调查及检控贿赂案件。
英文全称: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官方文本:香港律政司电子法例系统
香港通过POBO履行国际反腐义务
法院通过案例解释条例适用标准
此解释基于香港现行法律框架,具体个案需援引法条原文及司法解释。
《防止贿赂条例》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反贿赂领域的核心法律,旨在通过严格规范公职人员和私营机构人员的行为,预防及打击贪污贿赂行为。以下结合条例的核心内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点说明:
《防止贿赂条例》自1971年颁布后不断修订完善,其核心目标是为公职人员和私营机构的贿赂行为提供法律约束。条例对“利益”进行了明确定义,涵盖金钱、馈赠、贷款、合约、服务等,但明确将“款待”(如当场享用的餐饮、表演等)排除在外。
公职人员规定
私营机构规定
适用范围扩展
条例修订后,其条款(如第3条和第8条)已明确适用于行政长官,并设立独立委员会审查行政长官接受利益的行为。
如需查阅条例全文或更详细条款,可参考香港律政司官方网站或《第201章 防止贿赂条例》的官方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