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ontra-cyclical measures
in reverse; on the contrary; turn over
【医】 contra-; re-; trans-
cycle; period; wheel
【计】 C; cycle time; loop cycle; periods
【化】 period
【医】 cycle
【经】 cycle; period
borrow; debit; lend; loan; make use of
【法】 loan
apply; bestow; carry out; execute; grant; use
【医】 apply
反周期措施(Counter-Cyclical Measures)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概念,指政府或金融机构在经济周期波动中采取与当前经济趋势相反的政策手段,以平抑经济过热或刺激衰退。例如,在经济下行期增加财政支出(如基建投资)或降低利率,而在经济过热期减少开支或提高税收。
该术语的英文翻译"counter-cyclical"由前缀"counter-"(反向)与"cyclical"(周期性)构成,凸显其"逆向调节"的核心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表明,这类措施能有效缓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通过建立财政储备和弹性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IMF Working Paper WP/19/86)。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5-2016年股市波动期间使用的逆周期调节因子,以及美国2020年推出的2万亿美元CARES法案,均属于典型实践。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反周期资本缓冲制度,成功降低了跨境资本流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2023)。
反周期措施(也称逆周期政策)是指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与经济波动方向相反的政策手段,以平抑波动、维持经济稳定的宏观调控方式。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基本原理
经济周期通常分为扩张(上涨)和收缩(衰退)阶段。反周期措施通过在经济过热时“降温”、经济低迷时“刺激”,抵消周期性波动。例如:
常见工具
实际应用案例
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多国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在2020年代初通胀高企时,部分国家通过加息抑制物价上涨。
目标与局限性
目标是实现“软着陆”,但可能因政策滞后性或力度不当加剧波动。例如,过度紧缩可能引发失业率上升,过度宽松可能导致债务风险。
如需更权威的经济政策分析,建议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或各国央行的最新报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