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rnutine
hang down; low; lowness
【医】 hyp-; hypo-
【化】 ergotine
低麦角碱(Low Ergot Alkaloid)指含有微量麦角生物碱的天然产物或加工制品,其核心特征是麦角碱类物质含量低于国际通用安全阈值。作为麦角菌(Claviceps spp.)次级代谢产物,麦角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被列为毒性监控物质。该术语在农业、药学和饲料工业领域具有特殊监管意义。
根据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饲用原料中的麦角碱总量必须严格控制在0.1%以下。在制药领域,美国药典USP43-NF38规定,药用级低麦角碱制品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确保麦角新碱(ergometrine)含量不超过0.01% w/w。欧盟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将低麦角碱定义为每公斤样品中总生物碱当量小于50微克。
从植物化学角度,低麦角碱状态可通过以下方程式表示: $$ Delta C = C0 - sum{i=1}^n k_iC_i < delta $$ 其中$C_0$为初始浓度,$k_i$为各生物碱毒性系数,$delta$为法定安全阈值。该模型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收录于天然产物安全评估指南。
根据现有资料,“低麦角碱”这一表述可能指以下两种含义,需结合语境进一步判断:
来源与毒性
麦角碱是由麦角菌感染谷物(如黑麦、小麦、燕麦等)产生的生物碱毒素,可能导致坏疽性中毒(四肢发黑坏死)或痉挛性中毒(肌肉抽搐、意识模糊)。
“低麦角碱”可能指通过品种改良、加工处理等手段降低了毒素含量的谷物或食品,以减少中毒风险。
安全标准
各国对谷物中麦角碱残留量有严格规定。例如,欧盟规定小麦中麦角菌体含量不得超过0.1%,我国也制定了类似标准。符合标准的可称为“低麦角碱”产品。
药理作用
麦角碱在医学上有收缩血管和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和血管性头痛。其中麦角新碱对子宫作用最强,麦角胺次之。
“低麦角碱”可能指药物中有效成分浓度较低,以控制副作用(如血管过度收缩引发的高血压)。
使用限制
心脏病患者禁用麦角碱类药物,因其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低剂量使用时也需严格遵循医嘱。
若您指的是具体产品(如食品标签标注“低麦角碱”),请参考生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及当地食品安全标准。若涉及药物使用,需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自行调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