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cursiveness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递归性”(Recursiveness)指事物通过重复调用自身或相似结构来定义或发展的特性。这一概念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其本质是“自我引用”或“自相似性”。以下是具体解析:
数学与逻辑
递归性体现为通过基础情形(base case)和递归步骤(reduction step)定义无限集合或函数。例如,自然数的定义:
这种构造方式依赖于“自身定义自身”的循环逻辑,是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核心基础(参考:Gödel, On Formally Undecidable Propositions, 1931)。
计算机科学
递归算法通过函数调用自身分解问题,如阶乘函数:
factorial(n) = n * factorial(n-1)
(终止条件:n=0
时返回1)。
其优势在于简化复杂问题,但需警惕无限递归导致的栈溢出(参考:Knuth,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1968)。
语言学(乔姆斯基理论)
递归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句子结构的无限嵌套能力。例如:
“他知道[她相信[他说谎]]”
这种嵌套结构证明了语言生成的无限性(参考:Chomsky, Syntactic Structures, 1957)。
《现代汉语词典》将“递归”释为“按照自身定义的规则重复展开”,强调结构复现(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7版)。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定义“recursion”为:
“A process in which each step repeats itself by reference to the preceding steps”(来源:OED Online, 2023)。
递归性揭示了有限规则生成无限复杂性的能力,与分形几何(如曼德博集合)和混沌理论密切相关,反映了宇宙中“简单产生复杂”的深层规律(参考:Mandelbrot, 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 1982)。
递归性(Recursiveness)是计算机科学、数学和逻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某个对象或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用自身,从而将复杂问题分解为重复的子问题的特性。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
递归性表现为一种自相似结构:
任何递归都需要两个核心条件:
递归 | 迭代 |
---|---|
通过函数调用自身实现 | 通过循环结构重复执行 |
代码简洁,符合人类思维 | 通常效率更高(无函数调用开销) |
可能引发栈溢出 | 内存占用更可控 |
递归性本质上是一种通过自指(Self-reference)简化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广泛应用于编程、数据结构和自然现象分析中。若需具体领域的递归案例(如代码实现),可进一步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