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make good
be equal to; mortgage; prop; resist; support; sustain
commit to; hand over to; pay
"抵付"是汉语中常用的经济与法律术语,指通过实物、劳务或其他等价形式冲抵应付款项的行为。根据《牛津汉英双解法律词典》的定义,该词对应的英文翻译为"offset"或"set-off",特指债务双方通过相互抵消的方式完成支付义务。在《朗文当代商务英语词典》中,该词被解释为"payment in kind",强调非货币形式的债务清偿方式。
其核心构成包含三个要件:第一,债务关系的双向性,即双方互负债务;第二,标的物同种类,如货币债务需以同币种抵消;第三,到期债务的等值性。例如:某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100万元,同时该供应商租用企业厂房应支付80万元租金,经协商可用租金债权抵付部分货款。
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注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9条,抵付需满足"债务到期""标的物种类相同""非依法律规定或合同性质不得抵消"三个法定条件。国际商务实践中,该术语常见于双边贸易协定中的对销贸易(counter trade)条款。
“抵付”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用某种等价物(如资产、权利或服务等)来抵消或替代直接的货币支付。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两个层面:
经济行为中的替代支付 在商业或财务场景中,指用非现金形式清偿债务或费用。例如:
法律意义上的债务抵消 在法律层面,指通过双方协商或法定程序,用债权债务相互冲抵。例如:
注意事项:该词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指向的经济或法律关系,若涉及专业领域(如税法、合同法),建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确保合规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