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tablish; make offerings to the spirits of the dead; settle
"奠"的汉英词典释义及文化解析
一、基本含义
"奠"在汉语中核心意义为建立基础或安放稳固,对应英文动词"establish"或"lay the foundation"。例如:"奠基仪式"译为"foundation-laying ceremony",强调初始阶段的稳定性(《现代汉语词典》)。
二、引申义与仪式语境
在祭祀文化中,"奠"指以酒食敬献亡灵,英文释义为"make offerings to the dead"。这一用法源自古代丧礼,如《礼记》记载的"奠酒"仪式,对应英文"libation"(《汉英综合大辞典》)。
三、现代复合词解析
四、权威语义对比
据《汉语大词典》,"奠"的甲骨文字形为"酒器置于祭台",印证其双重内涵:物质层面的安放与精神层面的尊崇。此解释被《中华汉英大词典》收录,强化了词源与文化的关联性。
参考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综合大辞典》《牛津汉语词典》《剑桥汉英双解词典》《汉语大词典》《中华汉英大词典》
“奠”是一个多义汉字,其含义与用法可从多个角度解析,具体如下:
祭祀死者
“奠”最初指设酒食祭祀亡灵,尤其特指初死时的祭礼。其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酒樽(“酋”)置于祭坛之上,本义为“置祭”。例如《说文解字》载:“奠,置祭也”,《礼记》中“舍奠于其庙”也体现此意。
祭品与仪式
“奠”作名词时指祭祀用的供品,如《周礼·牛人》中“共其奠牛”。古代婚礼中“奠雁”是重要环节,新郎以雁为礼,象征忠贞不渝。
安置、建立
由祭祀引申为稳固地安置或确立事物,如“奠都”(确定都城)、“奠基”(建筑基础)、“奠定”(建立基础)。例如《尚书·禹贡》载大禹“奠高山大川”,即确定山川格局。
放置、确定
《礼记·内则》提到“坐奠之”,指放置物品;《法言·修身》中“奠而后发”强调确定目标后再行动。
祭祀相关
如“祭奠”“奠酒”,表达对逝者的追念。
抽象概念
“奠定基础”成为高频短语,表示为发展提供前提。例如:“他的研究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石。”
“奠”从祭祀本义出发,逐步扩展出安置、建立等引申义,既用于具体仪式(如奠雁),也用于抽象概念(如奠定)。其文化内涵深厚,体现了汉字从具象到抽象的意义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