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英文解释翻译、德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相关词条:
1.moralvirtue 2.moralvirtues
例句:
- 他婚后过着合乎道德规范的生活。
He lived a moral life after marriage.
- 我对宗教问题和道德问题不感兴趣。
I am unconcerned with questions of religion or morality.
- 他的行为违背了社会行为的道德准则。
His behavior transgressed the moral rules of the social conduct.
- 道德标准是否有所改进?
Have standards of morality improved?
- 我们对道德标准看法不一致。
We differ about moral standards.
- 作为清教徒,他的道德和宗教观念都很严格。
As a Puritan, he is strict in moral and religion.
- 他们正在讨论堕胎的道德性。
They are discussing the morality of abortion.
- 她是美德的典范。
She is a paragon of virtue.
专业解析
"德"的汉语释义及英译解析
"德"(dé)在汉语中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核心概念,其含义可从伦理学、哲学、文化等多维度阐释,汉英词典通常提供以下解释:
一、核心释义:道德与品性
-
道德、品德(Morality/Virtue)
- 指人的内在品行与社会伦理规范,如《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
- 英译示例:
- 高尚品德:noble virtue
- 道德标准:moral standard
-
善行、恩惠(Good Deed/Kindness)
- 指具体的善举或施予他人的恩惠,如"感恩戴德"(deeply grateful for kindness received)。
二、哲学与政治引申义
-
儒家"德治"思想(Rule by Virtue)
- 儒家强调统治者以道德教化治理国家,如《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Governing with virtue, like the North Star) 。
- 英译: ethical governance 或 moral leadership。
-
道家"德"与"道"的关系(Virtue in Taoism)
- 《道德经》中"德"是"道"的具体显现,指万物内在的本性,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To nurture without possessing, to act without claiming, to lead without controlling—this is profound Virtue) 。
三、现代应用与复合词
-
职业道德(Professional Ethics)
- 如"医德"(medical ethics)、"师德"(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ity)。
-
社会公德(Social Morality)
- 公共领域的道德规范,如"遵守公德"(observe social ethics)。
-
姓名与文化象征
- 常用于人名(如"德厚"Virtuous and Generous),象征美好品质;"德"字在汉字文化圈具正面价值导向。
权威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论语》英译本(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Waley 译.
- 《道德经》英译本(Tao Te Ching), D.C. Lau 译.
- 教育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
网络扩展解释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且演变深远。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德”最初指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强调品行与修养。具体包括:
- 道德品质:如美德、品德、公德,体现个人行为的善恶标准()。
- 恩惠与感激:如“感恩戴德”表达受惠后的回报心理()。
- 信念与心意:如“同心同德”形容共同的志向()。
二、哲学内涵
- “德”与“得”的关系:古汉语中“德”通“得”,《说文解字》释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既指自身修养的完善,也指惠及他人的行为()。
- 区分人与禽兽的标准:古人认为“德”是人的核心特质,修身养德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三、字形解析
“德”由“彳”(行走)、“直”(正直)、“心”(内在)三部分构成,寓意行为正直且发自内心。甲骨文与金文的不同写法反映了古人对其侧重点的变化()。
四、古籍中的延伸
- 教化功能:《周礼》提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将德作为教育核心()。
- 自然规律:如《礼记》提到“盛德在木”,将德与四季运行规律关联()。
五、其他延伸
- 五行属性:在姓名学中,“德”属火,象征光明与活力()。
- 姓氏用途:现代“德”也作为姓氏存在()。
总结
“德”既包含个体修养的道德准则,也涵盖恩惠、信念等社会关系,其内涵从具体行为规范扩展至哲学层面的宇宙规律,成为中国伦理体系的核心概念。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左传》《说文解字》等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