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igh anchor
拔锚(bá máo)是航海术语,指船舶起航前将沉入水底的锚从海底拉起收回的操作。其核心含义与英文短语"weigh anchor" 完全对应,强调通过人力或机械装置将锚从海底提起的动作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语定义
"拔"意为"拉起、抽出","锚"指固定船舶的铁制器具。合指将沉入水底的锚拉起收回船体,为船舶离港或启航的必要步骤。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英文对应词
Weigh anchor(国际航海标准术语)
来源:《牛津航海词典》(Oxford Companion to Ships and the Sea)
拔锚需通过锚机(windlass)卷起锚链,克服锚爪在海底的抓附力。现代船舶常需数十分钟完成,具体耗时取决于:
来源:国际海事组织(IMO)《航海操作指南》
在文学作品中,"拔锚"常象征启程、离别或新行动的开始。例如:
"船长一声令下,水手们奋力拔锚,船头划破晨雾驶向远洋。"
—— 海明威《老人与海》开篇场景意象
需区别于"起锚"(heave anchor):
来源:《汉英航海科技词典》(交通出版社)
古代帆船依赖人力绞盘拔锚,19世纪蒸汽锚机发明后效率提升。现代商船已实现电子遥控操作,但"拔锚"作为术语仍沿用至今,体现航海传统的延续性。
来源: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史料库
"拔锚"是航海启航的核心环节,其技术内涵与文化象征在汉英双语中均指向船舶脱离停泊状态的关键动作,专业表述需严格对应"weigh anchor"。
根据搜索结果显示,“拔锚”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拔锚”读作bá máo,指将船锚从水底拉起,使船只脱离停泊状态,准备启航的动作。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船舶即将出发时,与“抛锚”(停船)相对。
例句参考:
“拔锚”可译为unmoor 或weigh anchor,常用于航海领域。
“锚”是船舶的关键装置,通过抓力固定船体。拔锚操作需配合机械装置(如锚机)和水手协作完成,是航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术语(如起锚、抛锚),可参考航海专业资料或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