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dition; extent; room for action; situation
"地步"作为汉语多义词,其核心语义可归纳为三种典型语境:程度性表达、处境性描述和阶段性划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该词原指空间位置,后引申为抽象概念的程度层级,例如"他愤怒到摔东西的地步"中对应英文"extent"或"degree"。
在处境性用法方面,《牛津汉英词典》记录其可翻译为"situation"或"plight",如"公司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地步"。这种用法常见于商业文书和新闻报道,体现事物发展的临界状态。
作为阶段性划分术语,《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指出其对应英文"stage",多用于学术著作和工程领域,如"项目进入测试阶段"可表述为"the project has reached the testing stage"。这种用法强调事物发展的递进关系。
词义演变方面,《汉语大词典》考证其从明代开始由具体空间概念向抽象程度概念转化,这种语义泛化过程与英语"stage"的演变轨迹相似,都经历了空间→时间→抽象程度的隐喻扩展路径。
典型搭配结构包括"到...地步""处于...地步""发展到...地步"等,《现代汉语八百词》统计显示,这些结构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是口语的3.2倍,多用于强调事态严重程度或发展深度。
“地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和用法:
处境或境地
指事物发展形成的状态,多用于描述负面或极端情况。
例如:“这家企业已经到了财匮力绌的地步。”
事物发展的程度
强调某种状态达到的深度或极限,常与“到”“至”等词搭配。
例如:“这场雨下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
鲁迅《故乡》中:“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
回旋的余地
指言语或行动中预留的空间,常见于“留地步”“没有地步”等表达。
如《红楼梦》提到作诗“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
与“程度”的区别:
“地步”多指负面或极端状态的最低点(如“无法维持的地步”),而“程度”可描述轻微、中等、严重等不同层次。
同义词:
“境地”“境况”等,如“晚年落到这种地步”可替换为“境地”。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来源,可参考、等搜索结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