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inus bungedlna Zucc.
白皮松(拉丁学名:Pinus bungeana),英文通称Lacebark Pine 或Bunge's Pine,是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的常绿乔木,具有独特的生态特征与文化价值。以下从植物学特征、分布、用途及文化意义四方面阐释:
树皮与形态
幼树树皮灰绿色,成年后呈不规则鳞片状剥落,露出乳白色或黄白色内皮,形成斑驳的"白皮"特征,故名"白皮松"。其针叶三针一束,长5-10厘米,边缘具细锯齿。球果卵圆形,成熟时淡黄褐色。
来源:《中国植物志》第7卷(科学出版社)
分类地位
隶属于松属白皮松组(Section Parrya),与北美白皮松(Pinus flexilis)亲缘较近,但为东亚特有种。
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www.iplant.cn)
树形优美,斑驳树干具观赏性,常用于古典园林(如北京颐和园、苏州园林)及城市绿化,象征长寿与坚韧。
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可作建筑、家具用材;种子可榨油,松针可提取芳香油。
来源:《中国树木志》(中国林业出版社)
古代文人视白皮松为"君子树",因其耐寒常青、树皮如龙鳞,寓意高洁与永恒。常见于寺庙、皇家陵园(如北京戒台寺"九龙松"树龄逾千年)。
来源:《中国园林植物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Lacebark Pine [ˈleɪsˌbɑːrk paɪn]
n. A Chinese endemic pine (Pinus bungeana) characterized by exfoliating bark revealing white patches, cultivated globally for ornamental purposes.
—— Definition adapted from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www.kew.org)
白皮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特征与价值:
白皮松的学名为 Pinus bungeana,是中国特有树种。其别称包括虎皮松、蟠龙松、白骨松等,因树皮斑驳脱落呈现白色或灰白色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如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及四川等地。野生种群多见于山区,近年来因观赏价值高,人工栽培已扩展至长江流域及山东、辽宁等地。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了解分布或栽培细节,可查阅相关植物志或专业苗木网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