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deposit currency; money on deposit
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是货币供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的、可通过支票、转账或电子支付手段流通的信用货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货币统计与金融稳定报告》,存款货币与现金共同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M2),其核心特征包括可转让性、记账结算属性和信用背书机制。
从汉英词典定义角度,存款货币对应英文术语为“Deposit Money”或“Bank Money”。国际清算银行(BIS)将其解释为“金融机构负债项下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凭证”(《国际金融术语手册》2023版)。其构成包含三个层级:
在货币功能层面,存款货币通过银行系统创造乘数效应。根据货币银行学经典理论,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制度实现货币派生,公式表达为: $$ Delta D = Delta R times frac{1}{r} $$ 其中$Delta D$为存款货币增量,$Delta R$为基础货币增量,$r$为法定准备金率(《现代货币银行学》黄达著)。
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29条明确存款货币的债权属性,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证存款人随时足额提取存款”。其流通效力由央行支付清算系统保障,2024年全国电子支付系统日均处理存款货币交易达12.8万亿元(《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
存款货币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存款货币属于信用货币的一种,其本质是以银行等储蓄机构的信用为担保,通过活期存款等形式实现支付和流通功能。它与现金(通货)的主要区别在于存在形式——存款货币依托银行账户,而现金是实体货币。
尽管存款货币以数字形式存在,但其可通过支取现金与实体货币相互转换。在金融统计中,活期存款余额通常被视作货币供应量(M1)的组成部分。
现代货币供应量的计算中,存款货币(D)与基础货币(B)的关系可表示为: $$ M = B times m $$ 其中,$m$为货币乘数,反映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影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