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survival time
【医】 survival
a period of time; expect; sheduled time
【化】 term
【医】 period; phase; stadia; stadium; stage; time
【经】 term
存活期(Demand Deposit)是银行术语中"活期存款"的标准化表述,指存款人可随时存取、没有固定期限约束的储蓄形式。根据《中国金融术语词典(2023版)》定义,其核心特征包括:1. 流动性强,支持ATM、网银、柜台等多种支取方式;2. 利息按日计息,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基准利率为0.35%;3. 无存期限制,区别于定期存款的固定期限要求。
国际银行协会(IBA)白皮书显示,该类账户在全球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占比达32%,主要适用于日常支付结算场景。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2024年货币政策报告特别指出,存活期账户余额不计入M2货币供应量统计范畴,该计量特性使其成为央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观测指标。
在风险控制方面,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单个客户存活期账户日均余额低于300元将收取账户管理费,该政策自2021年起在主要商业银行实施。
“存活期”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指患者确诊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后的预期生存时间,或保险条款中的特定时间要求:
医学定义
用于评估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的生存预后,表示从确诊或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范围。例如“中位生存期”指50%患者存活的时间长度。
保险应用
重疾险中为防止骗保,要求被保人确诊后需存活一定时间(通常30天),才能领取全额重疾保险金;若在生存期内死亡,则按死亡保险金赔付。
部分资料提到与银行存款相关,但实际常用术语应为“活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