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海关未完税货英文解释翻译、存海关未完税货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bonded goods
分词翻译:
存的英语翻译:
accumulate; deposit; exist; keep; live
海关的英语翻译:
custom; customhouse
【经】 custom house; customs; customs office; maritime custom
未的英语翻译:
not
完税的英语翻译:
pay taxes
货的英语翻译:
goods; money
【机】 stitching
专业解析
“存海关未完税货”对应的标准英文术语是Bonded Goods。
从汉英词典和海关实务角度,其详细含义可解释如下:
-
货物状态与存放地点:
指已进入一国关境(如抵达港口、机场等),但尚未完成海关规定的全部进口通关手续(特别是缴纳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的进口货物。这些货物必须存放在海关指定或批准的、处于海关持续监管之下的特殊场所,即保税仓库 (Bonded Warehouse) 。货物在此状态下,被视为仍在“海关关境内”但未正式“进口”到国内市场。
-
法律属性与监管核心:
- 海关监管货物:这些货物自进境起至最终办结海关手续(完税放行、复运出境或依法处理)止,全程处于海关监管之下。任何移动、处置均需海关批准。
- 关税及进口环节税未缴纳:货物的主要特征是其应缴纳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国内税(如增值税、消费税)尚未支付。这是“未完税”的核心含义。
- 所有权与风险:通常,货物的所有权和风险仍属于境外发货人或国内收货人(货主),海关仅行使监管权。货主负有最终缴纳税款或保证货物合法处置的责任。
-
存放目的与后续处理:
货物存放于保税仓库的原因多样,常见包括:
- 暂缓缴税:进口商可能因资金周转待最终买家或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选择暂不缴税提货。
- 转口贸易:货物计划转运至第三国,无需进入存放国国内市场。
- 简单加工/分拨:在保税状态下进行不改变货物基本特性的分类、分装、贴标等作业(需海关批准),再复出口或完税进口。
- 等待许可证件:进口所需批文或许可证尚未办妥。
最终处理方式通常为:完税后进口至国内市场、复运出口至境外,或在海关监管下进行销毁等处置。
权威性参考来源:
- 世界海关组织 (WCO): 在其《国际海关术语汇编》(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Customs Terms) 和关于海关仓库制度的指南文件中,对“Bonded Goods”和“Bonded Warehouse”有明确定义和操作规范。这代表了国际海关通行理解。 [来源:世界海关组织官方网站 - 需查找具体出版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中国《海关法》、《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对“保税货物”、“保税仓库”的定义、管理要求、货物状态(即“存海关未完税货”)有详细的法律界定和操作细则。例如,《海关法》第一百条对“保税货物”的定义明确包含“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的核心特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官方网站 - 法律法规库]
- 主要贸易国海关当局: 如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 (CBP)、欧盟海关等,在其官方网站的法规和指南部分均有对“Bonded Goods”或“Goods in Bond”的权威解释。 [来源:各国海关官方网站,如美国CBP官网的“Bonded Warehouse”专题页面]
总结关键点:
“存海关未完税货”(Bonded Goods) 特指那些已运抵进口国关境内、存放于海关监管的保税仓库中、尚未缴纳应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国内税的货物。其核心在于货物处于海关监管之下且税收义务尚未履行,存放于此的状态是暂时的,后续需根据规定办理完税进口、复运出口或其他海关手续。
网络扩展解释
“存海关未完税货”通常指因未完成纳税或清关手续而被海关扣押或存放在监管场所的货物,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
海关监管状态
指货物进入一国关境后,因未缴纳关税、未通过检验或手续不全等原因,被海关暂时扣留或存放在指定监管场所。这类货物需完成清关流程(如申报、查验、缴税)后方可放行。
-
涉及类型
- 罚没货物:走私、违规进口等被海关依法没收的货物,后续可能通过拍卖处理。
- 保税货物:经海关批准暂缓纳税的货物,存放于保税仓库或特殊监管区域,后续可能复出口或补税内销。
- 未完税交货(DDU)货物:国际贸易中,卖方将货物运至目的地但不承担进口税费,需买方自行清关。
二、处理方式与风险
-
处理流程
- 罚没货物:海关公开拍卖符合流通条件的货物,竞拍者需合法取得并缴税。
- 保税货物: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加工、转口或补税,否则可能转为罚没。
- DDU货物:买方需自行办理进口手续并承担税费,逾期未处理可能被扣押。
-
主要风险
- 法律风险:若涉及走私或违规,可能面临罚款或刑事责任。
- 经济风险:长期滞留会产生仓储费,甚至货物被拍卖。
- 操作风险:清关手续复杂,需熟悉当地法规。
三、相关贸易术语(DDU)
在未完税交货(Delivered Duty Unpaid, DDU)模式下,卖方仅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地,买方需承担进口税费和清关责任。此术语适用于双方明确责任划分,但买方需确保及时处理海关手续以避免货物滞留。
该术语涵盖罚没拍卖、保税仓储及DDU贸易等多种场景,核心是货物因未完税或未清关处于海关监管下。处理时需严格遵守法规,避免经济损失。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