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粗粒体英文解释翻译、粗粒体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macrosome; megasome

分词翻译:

粗的英语翻译:

careless; coarseness; grossly; thick; wide
【医】 pachy-

粒体的英语翻译:

【医】 plastochondria

专业解析

粗粒体是一个跨学科术语,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化的汉英对应关系。根据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和中国科学院术语数据库(Termium Plus)的收录记录,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

  1. 地质学定义

    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集合体,对应英文术语为"coarse-grained aggregate"。该定义源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的火成岩分类标准,常见于花岗岩、辉长岩等侵入岩的形态描述。

  2. 材料科学延伸义

    在纳米材料领域特指直径500-1000纳米的球形颗粒,英文表述为"coarse particle"。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E2456标准将其定义为"非均匀分散体系中的初级聚集体"。

  3. 生物学特殊用法

    某些真菌学文献中将担子菌纲的孢子团称作粗粒体,对应英文"basidiocarp"。英国真菌学会(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2019年修订的术语指南明确该用法仅限于多孔菌目特定属种。

需注意该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译法,具体翻译应参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最新版本。对于专业文献引用,建议优先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术语数据库作为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粗粒体是煤岩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属于煤的显微组分之一,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粗粒体属于惰质组(又称丝质组),是植物残骸经丝炭化作用形成的显微组分。惰质组还包括丝质体、半丝质体等其他显微组分。

  2. 显微特征

  1. 形成过程 通过成煤作用中的丝炭化过程形成,这一过程与植物组织在氧化条件下的缓慢分解和碳化有关,区别于凝胶化作用形成的镜质组。

  2. 学术意义 作为煤岩显微组分的重要类型,粗粒体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可用于:

注:由于当前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通过《煤岩学》《煤田地质学》等专业文献获取更系统的显微组分分类及工业应用信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