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温度英文解释翻译、淬火温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hardening temperature; quenching temperature
相关词条:
1.hardeningtemperature 2.quenchingtemperature
分词翻译:
淬火的英语翻译:
quench
【计】 hardening
【化】 hardening; quench; quenching
【医】 quenching
温度的英语翻译:
temperature
【化】 temperature
【医】 T; temperature
专业解析
淬火温度(Quenching Temperature)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中的核心参数,指材料在淬火过程中被加热到的临界温度值。根据《材料科学基础》定义,该温度需高于材料的奥氏体化温度(A3或Acm线),使金属内部完成相变重组。例如中碳钢的淬火温度通常控制在800-850℃,具体数值需依据材料成分调整(《热处理手册》第三卷)。
在汉英词典中,"淬火温度"对应"quenching temperature"或"hardening temperature",《汉英科技大词典》特别强调该术语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专业应用场景。实际应用中需注意:
- 温度过低会导致不完全淬火,无法获得马氏体组织
- 温度过高易引发晶粒粗大,影响机械性能
- 冷却介质选择(水/油/聚合物)与温度区间存在匹配关系
国际标准ASTM A255和我国GB/T 16923-2020均对淬火温度范围有明确规定,建议参考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热处理曲线图进行精确控制。最新研究显示,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优化温度参数达±5℃精度(《金属热处理》2024年第6期)。
网络扩展解释
淬火温度是金属热处理中的一个核心参数,指工件在淬火过程中被加热到的最高温度,也是冷却处理前的初始温度。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快速冷却改变金属内部结构,提升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定义与作用
- 基本定义:淬火温度是金属工件加热至临界温度(如钢的Ac1或Ac3)以上的特定区间,并在该温度下保温后快速冷却的工艺起始温度。
- 核心作用:通过奥氏体化(钢加热到临界温度后形成奥氏体组织)和快速冷却(如浸入水或油),促使金属形成马氏体或贝氏体等高硬度组织。
2. 不同材料的温度范围
- 亚共析钢(如低碳钢):淬火温度为Ac3(完全奥氏体化温度)以上30~50℃,例如Ac3为850℃时,加热至880~900℃。
- 过共析钢(如高碳工具钢):淬火温度为Ac1(部分奥氏体化温度)以上30~50℃,例如Ac1为730℃时,加热至760~780℃。
- 其他材料:铝合金、铜合金等非铁金属的淬火称为固溶处理,温度根据材料相变点调整。
3. 工艺关键点
- 保温时间:需确保工件内外温度均匀,完成组织转变。
- 冷却介质:水、油或空气,冷却速度需大于临界值以避免非目标组织(如珠光体)生成。
4.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工具(刀具、模具)、机械零件(轴承、齿轮)、军工(枪管)等高强度需求场景。
补充说明
淬火温度不足会导致硬度不达标,过高则可能引起晶粒粗大或变形。实际生产中需结合材料成分、工件尺寸等因素调整参数。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