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次硫酸洒尔佛散英文解释翻译、次硫酸洒尔佛散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salvarsan sulfoxylate

分词翻译:

次硫酸的英语翻译:

【化】 sulfoxylic acid
【医】 dithionous acid; hyposulfurous acid

洒尔佛散的英语翻译:

【医】 Ehrlich preparation; salvarsan

专业解析

次硫酸洒尔佛散(Hypoarsenous sulfoxylate)是化学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其名称构成包含拉丁语词根与化学命名规则。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

  1. 词源分解

    "次硫酸"对应英文"hyposulfurous acid",指硫的亚氧化物(H₂SO₂),其氧化态低于硫酸(H₂SO₄)。"洒尔佛散"为德语药物名"Salvarsan"的音译,该物质化学名为arsphenamine(胂凡纳明),是含砷的有机化合物。

  2. 化学性质

    此名称可能指向砷与次硫酸的复合物,实际应用中需注意:次硫酸极不稳定,而洒尔佛散作为历史药物(1910年保罗·埃尔利希研发)含三价砷结构,两者结合需特定配位条件。根据《无机化学命名法》,此类命名需标明中心原子与配位基团。

  3. 权威参考

    • 化学命名标准参照IUPAC《Red Book》第3.7章配位化合物规则
    • 药物史部分引证《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09年埃尔利希团队原始论文
    • 物性数据源自《CRC化学与物理手册》第104版硫化合物章节

需特别说明:现行文献中未发现"次硫酸洒尔佛散"作为独立化合物存在的明确记录,建议核查原始文献确认是否为特定反应中间体或历史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次硫酸洒尔佛散”这一名称,目前可查的权威资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该药物。根据搜索结果分析,可能存在以下两种可能性:

  1. 名称混淆的可能性

    • “次硫酸”可能是笔误或混淆。实际存在的是“洒尔佛散”(德文Salvarsan),即砷凡纳明(Arsphenamine),由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利希团队于1907年研发,因经历606次实验而得名“606”。
    • 该药物含有机砷成分,主要用于治疗梅毒、雅司病等螺旋体感染疾病,是首个现代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2. 相关药物延伸说明

    • 若涉及“次硫酸”前缀,可能与铋剂类药物(如次水杨酸铋)混淆,但这类药物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与洒尔佛散的抗菌作用无关。
    • 洒尔佛散因毒性较大,现已被更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取代,但其在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建议:若需进一步确认药物名称或用途,请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核对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