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agnetic card memory; magnetic card storage
磁卡片存储器(Magnetic Card Storage Device)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记录和读取数据的存储介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改变磁性材料表面微小区域的磁化方向实现信息编码。该技术广泛应用于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的金融、通信和身份识别领域,其英文定义可参考《牛津计算机技术词典》中"magnetic card"词条描述的"a plastic card with a magnetizable surface layer for data storage"。
从技术实现层面,磁卡片存储器包含三个核心组件: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特别指出,此类存储器的数据密度可达200-300比特/英寸,访问时间在毫秒级范畴。其物理特性包括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弱、机械磨损敏感等特征,这些限制促使行业逐步转向芯片卡技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60721-3中将磁卡归类为"Class 2 magnetic storage media",明确其工作温度范围在-25℃至+50℃之间。
“磁卡片存储器”指利用磁性材料存储数据的设备或技术,其核心载体为表面带有磁性涂层的塑料卡片。以下是具体解析:
技术原理
磁卡片通过磁性物质(如磁条)记录信息,数据以磁化方向变化的形式存储在磁层中。读取时,专用磁头通过检测磁场变化将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供计算机处理。
主要特点
应用场景
常见于早期银行卡、门禁卡、会员卡等场景,通过磁条与读卡器交互完成身份验证或交易。随着IC卡(芯片卡)的普及,磁卡片逐渐被替代,但在部分传统系统中仍有使用。
与IC卡对比
IC卡内置微处理器和加密模块,支持复杂运算与高安全性存储,而磁卡片仅依赖被动磁记录,功能单一且易被复制。
注: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计算机存储专业文献或()中的术语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