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方英文解释翻译、贷方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credit side; lender
【经】 black ink; charge side; credit side; lender
相关词条:
1.creditorside 2.credit(CR;CRD) 3.creditor 4.creditparty 5.CR
例句:
- 谢谢您昨日来函。同函附寄的面额600,000元支票一张,我们已记入贵方贷方帐户。
Much thanks your favour of yesterday with a cheque, value$600,000, which we have passed to your credit.
- 收支差额无论是贷方还是借方在总数上的差额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h totals, either on the credit or the debit side.
- 贷方余额50英镑是从他九月份的帐上转来的。
A credit balance of 50 was brought forward from his September account.
- 这笔帐属於借方还是属於贷方?
Is this item a debit or a credit?
分词翻译:
方的英语翻译:
direction; power; side; square
专业解析
在汉英词典语境下,“贷方”对应英文术语“Credit” 或“Creditor”,其核心含义可从会计学、金融学及日常用语三个维度阐释:
一、会计学核心定义
在复式记账法(Double-entry Bookkeeping)中,“贷方”指账簿中记录资产减少、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右侧分录位置。
会计恒等式体现为:
$$
text{资产} = text{负债} + text{所有者权益}
$$
- 贷方记录内容:
- 负债增加(如借款入账)
- 所有者权益增加(如股东投资)
- 收入类科目增加(如销售收入)
- 资产类科目减少(如现金支付货款)
来源: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36条明确复式记账规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框架文件。
二、金融与法律含义
指资金或资源的提供方(Creditor),与“借方”(Debtor)相对。例如:
- 银行作为贷方向企业发放贷款;
- 供应商作为贷方允许客户赊购货物。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96条对借贷关系中债权人(贷方)权利义务的界定。
三、中英术语对比与常见误译
中文术语 |
标准英译 |
错误英译示例 |
贷方 |
Credit |
Lender (部分场景适用,非会计术语) |
贷方余额 |
Credit Balance |
— |
注:英文“Credit”在非会计场景可指“信用额度”(如信用卡),需结合语境区分。
四、实例说明
- 企业记账:
公司收到股东投资款100万元:
- 贷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1,000,000
- 借方:银行存款增加 ¥1,000,000
- 个人金融:
信用卡还款时,银行账户记为贷方(资金流出),信用卡负债减少。
五、文化语境差异
中文“贷”字本义为“借出”(《说文解字》:“贷,施也”),而英文“Credit”源于拉丁文“credere”(信任),强调信用授予行为。这一差异在跨境会计实务中需特别注意。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字典》;牛津英语词源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Word Histories)。
通过上述多维度解析,“贷方”的本质是经济资源流出或权益增加的记录方位及行为主体,其权威定义需锚定会计准则及法律条文,避免与口语化表达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
贷方是会计记账中的核心概念,主要用于记录经济活动的资金来源和账户变化。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贷方(Credit)是会计复式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之一,代表资金的来源或负债/权益的增加。它与借方(Debit)成对出现,共同构成账户平衡体系。在会计凭证中,贷方通常位于账户的右侧,与左侧的借方形成对应关系。
二、记账规则(不同账户类型的影响)
-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 贷方表示金额增加(如应付账款、实收资本、主营业务收入等)
- 例如:企业收到股东投资时,实收资本账户记贷方
-
资产/费用类账户
- 贷方表示金额减少(如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
- 例如:用银行存款支付费用时,银行存款账户记贷方
三、实际应用特点
- 资金来源体现:贷方记录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如借款)或经营活动(如销售收入)获得的资金
- 平衡验证功能:通过「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确保会计分录的准确性
- 账户余额方向:负债/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通常在贷方,反映企业应偿还或留存的资金量
四、扩展理解
在财务报表中,贷方余额可能代表:应付未付款项、已收但未履约的预收款、股东权益积累等。实务操作中需注意:同一笔交易的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否则会导致试算不平。
如需更具体的业务场景应用案例,可参考会计教材或等实务指南。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