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onoprogram; uniprogramming
单道程序(Single-Programming System)是早期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运行模式,指同一时间段内仅允许一个用户程序独占全部系统资源执行。该概念源于1960年代批处理系统阶段,其核心特征体现为顺序性与独占性。
从技术实现角度,单道程序系统采用串行执行机制:当内存中加载一个程序后,CPU、I/O设备等资源将完全为其服务,直至程序运行结束才会载入下一个任务。这种模式避免了多程序间的资源竞争,但也导致设备利用率低下,例如CPU在等待I/O操作时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等著)的论述,单道程序环境下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在英汉对照层面,该术语存在两种常见译法:
现代操作系统教材普遍采用该概念作为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对比基准,通过资源独占性与现代系统的资源共享特性形成鲜明对照。尽管当前主流系统已淘汰单道程序模式,但其设计思想仍存在于特定嵌入式系统与实时控制场景。
“单道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概念,指系统在某一时间段内只能运行一个程序,该程序独占所有系统资源(如CPU、内存、I/O设备),直到执行完毕后才能加载并运行下一个程序。以下是其核心特点:
顺序执行
程序逐个运行,前一个程序完全结束后,系统才会加载下一个程序。
资源独占
运行中的程序独占CPU、内存等资源,即使程序因I/O操作暂停,CPU也会空闲等待,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无并发性
无法实现多任务并行或分时处理,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缺乏交互性。
对比项 | 单道程序 | 多道程序 |
---|---|---|
资源利用 | CPU、内存利用率低 | 资源利用率高(通过并发) |
执行方式 | 顺序执行 | 并行或分时执行 |
系统复杂度 | 简单,无调度冲突 | 复杂,需处理资源竞争 |
适用场景 | 早期系统、简单任务 | 现代多任务操作系统 |
随着计算机发展,单道程序逐渐被多道程序取代,后者通过进程调度和内存管理实现了更高的效率与并发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