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biliary passage; biliary tract
胆道(dǎn dào)在医学解剖学中指输送胆汁的管道系统,英文译为"biliary tract" 或"bile duct"。其核心功能是将肝脏产生的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参与脂肪消化。
解剖结构
生理功能
胆汁经胆道输送至肠道,乳化脂肪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胆囊则浓缩和储存胆汁,进食时收缩释放胆汁。
临床关联
胆道阻塞(如结石、肿瘤)可导致黄疸、腹痛;常见疾病包括胆管炎(cholangitis)、胆石症(cholelithiasis)。诊断需依赖影像学(超声、MRCP)或内镜(ERCP)。
定义胆道系统为胆汁排泄路径,涵盖肝内/外管道结构(国际解剖学联合会,2019)。
描述胆道功能及常见病理机制,强调胆汁在消化中的作用(Merck Manuals, 2023)。
指出胆道疾病需结合影像与生化检测,ERCP兼具诊断与治疗价值(WGO Global Guidelines, 2021)。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公开网页链接,参考资料名称及内容基于权威医学文献共识,实际引用时建议查阅原始文献或机构官网(如WGO官网)。
“胆道”是人体内与胆汁生成、储存和输送相关的一系列管道结构的总称,属于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从结构、功能及常见疾病角度详细解释:
肝内胆管
位于肝脏内部,由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首先进入微小胆管(毛细胆管),逐渐汇合成左右肝管,最终形成肝总管。
肝外胆道
胆汁运输
肝脏每日分泌约800-1000ml胆汁,通过胆道输送至胆囊储存。进食后,胆囊收缩将浓缩的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
代谢调节
胆汁中的胆盐可乳化脂肪,促进脂类吸收;同时排泄代谢废物(如胆红素、胆固醇等),维持体内环境平衡。
胆结石
胆固醇或胆红素沉积形成结石,可阻塞胆道引发疼痛(胆绞痛)或炎症。
胆囊炎
多由结石或感染导致,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等。
胆道梗阻
结石、肿瘤或狭窄导致胆汁淤积,可能引发黄疸、肝功能异常。
胆道系统的正常运作对消化和代谢至关重要,其疾病多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早期预防和诊疗可显著降低健康风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