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ex proprio motu
come out; exceed; go
【医】 e-; ex-
certainly; from; of course; oneself; self; since
【建】 auto-
original idea
"出自本意的"是一个汉语短语,其核心含义指某行为或言论源自个人真实意图或主观意愿,不受外力驱使。从汉英词典角度可作以下解析:
1. 基本释义
该短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被定义为"源于内心真实想法",对应英文翻译为"originating from one's genuine intention"或"stemming from heartfelt purpose"。其语义重心在于强调主体行为的自发性和非强迫性。
2. 语用分析
在语用层面,该短语常用于法律文书(如合同条款)和文学创作中,用于区分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例如在《民法典》司法解释中,"出自本意的民事行为"与"受胁迫行为"构成法律效力对比。
3. 常见汉英对照
权威汉英词典《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提供两种译法:
4. 使用场景辨析
该短语与近义词"发自内心"存在细微差异:
|| 出自本意 | 发自内心 | |---|---|---| | 主体意识 | 强调主观能动性 | 侧重情感驱动 | | 使用领域 | 法律/哲学语境 | 日常交流场景 | 此对比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语义场分析框架。
延伸参考
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大词典》指出,该短语在先秦典籍中已见雏形,《孟子·告子上》"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的论述可视为其哲学渊源。
“出自本意”是一个汉语短语,表示某行为或言论源于个人最初的、真实的意图。以下从词义、用法和相关辨析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出自”的含义
指“来源于”或“出于”,强调事物的来源或出发点。例如《文心雕龙》提到“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说明文字创作源于特定篇章。
“本意”的定义
指“原来的想法或意图”,如《后汉书》中“陈霸本意”即陈述原本的意图。现代汉语中常用作名词,例如:“他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表达方式欠妥。”
“出自本意”强调言行与内在真实意图的一致性,即行为完全源于自身初衷,而非受外界影响或伪装。例如:
与“本义”的区别
与“引申义”的关系
提到,词语的引申义由本义发展而来,而“本意”作为主观意图,通常不涉及语义演变,二者属于不同范畴。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证,可参考《后汉书》《云麓漫钞》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