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arbonating
full; sufficient
【机】 acrbonic acid gas
"充碳酸气"在汉英词典中对应的英文表述为"carbonated"或"carbonation",指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液体(通常为饮用水或饮料)的物理过程。该术语由两个核心语义单元构成:"充"表示填充、注入的物理动作;"碳酸气"特指二氧化碳(CO₂)气体。
从食品工业角度,该工艺通过加压装置在密闭容器中完成,使CO₂以1.5-4.0体积的标准溶解度(volumes of CO₂ per volume of liquid)溶于液体,形成碳酸氢盐平衡体系。根据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标准(CODEX STAN 192-1995),饮料碳酸化需符合pH值3.0-3.5的酸度范围,确保微生物稳定性与口感平衡。
在化学反应层面,该过程遵循亨利定律(Henry's law),其数学表达式为: $$ C = k_H cdot P $$ 其中C代表气体溶解度,k_H为亨利常数(20℃时CO₂的k_H值为0.034 mol/L·atm),P为气体分压。这解释了为何瓶装碳酸饮料开启后压力骤降会导致气体逸出。
权威文献中,《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3章详细记载了工业化碳酸化设备的温度控制要求(通常保持4-7℃以增强CO₂溶解度),而《饮料工业手册》(美国食品科技协会出版)第7.2节则规范了不同饮料类型的碳酸化等级标准。
“充碳酸气”指将二氧化碳气体(即碳酸气)注入液体中的过程,常见于饮料工业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分解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如汽水、啤酒)的制作,通过高压设备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形成带有气泡的“充气”效果。例如:柠檬酸常作为调味剂加入充碳酸气的酒精饮料中。
技术原理
在饮料生产中,二氧化碳在高压容器中溶解于水,当压力释放时,部分二氧化碳气化形成气泡,产生独特的口感。这一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气体溶解度。
相关扩展
该术语也用于描述其他需要气体注入的工艺,如灭火器填充或食品保鲜等,但最常见仍与饮品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