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tctrose
bare; loyal; red
【医】 moss
【化】 aldose
【医】 aldose
赤藓醛糖(Erythrulose)是一种四碳酮糖,分子式为C₄H₈O₄,属于天然存在的稀有糖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可表示为:
$$
text{CH}_2text{OH}-text{C(OH)H}-text{C(OH)H}-text{CHO}
$$
在汉英词典中,该词对应的英文术语为"erythrulose",部分文献中亦称为"erythro-pentulose"或"tetrulose"。
从生物化学特性来看,赤藓醛糖是植物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在枫树汁液、蜂蜜及部分浆果中天然存在。其分子内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活性,常温下呈现无色结晶或粘稠液体状态。
工业应用领域,该化合物主要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原料。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将其列为GRAS(一般公认安全物质),编号CAS No. 40046-68-0。在美黑产品中,赤藓醛糖通过与皮肤角蛋白发生美拉德反应,可产生自然持久的古铜色效果,这一特性已被《化妆品成分评估手册》收录。
药理学研究表明,赤藓醛糖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其还原能力相当于抗坏血酸的30%-40%。不过,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尚未批准其作为膳食补充剂使用,相关研究数据可参考《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刊载的代谢机制分析。
“赤藓醛糖”这一术语可能存在表述误差。根据糖化学的常规命名规则分析,可能的解释如下:
可能的术语混淆
醛糖的定义
醛糖是单糖的一类,其分子链末端含醛基(-CHO),例如:
生物化学意义
赤藓糖是糖代谢中的中间产物,参与磷酸戊糖途径和光合作用中的卡尔文循环,可作为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前体。
建议:请确认具体术语是否为“赤藓糖”(Erythrose)或“赤藓酮糖”(Erythrulose),两者结构差异显著。若涉及具体文献中的术语,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核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