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人"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指具有强烈负面道德属性且主动实施伤害行为的个体。根据《牛津高阶英英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的定义,"villain"对应汉语"恶人"时,特指"在故事或事件中实施罪恶行为的主体,其行为具有明确的反社会倾向"。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从构词法角度解析,"恶"作形容词时描述品质恶劣,"人"为行为主体,组合后构成具有主动施害特征的名词概念。
在语义特征方面,《剑桥双语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通过语境分析指出,该词常与"主动施暴""道德败坏""违反法律"等特征组合使用,区别于一般性"坏人"的泛指概念。如典型用法"除恶务尽"中,"恶人"特指需要被彻底清除的社会危害源。词源学研究表明,《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左传》,春秋时期已形成"悖德害仁者谓之恶"的伦理判断标准。
对比近义词,《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辨析显示:"villain"侧重文学叙事中的反派角色,而"evil person"更强调现实中的道德败坏者,两者共同构成"恶人"的完整英文对应体系。在法律语境下,《元照英美法词典》特别注明"malefactor"作为专业术语,专指被司法机关认定的犯罪行为实施人。
参考资料: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https://www.ldoceonline.com 法律出版社
恶人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及特征:
核心概念
恶人指品质恶劣、心肠恶毒的人,与“善人”相对。其行为常表现为道德败坏、恩将仇报或故意作恶()。
主观恶意
恶人并非因愚昧或无知作恶,而是明知为恶仍故意为之。例如,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倒打一耙,属于典型的恶人行径()。
古籍中的描述
近义词与反义词
其他含义
恶人的核心特征是道德败坏且主观故意作恶,需与愚昧或无知的行为区分。其行为常表现为恩将仇报、无法无天,缺乏法律和道德约束()。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颜氏家训》等古籍或权威词典的详细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