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量溶液英文解释翻译、二当量溶液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double normal; double-normal solution
分词翻译: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当量溶液的英语翻译:
【化】 equivalent solution
【医】 normal solution
专业解析
在化学领域,"二当量溶液"(英文对应术语为dibasic solution 或更常指代溶质性质的two-normal solution)是一个描述溶液浓度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与"当量浓度"(Normality, N)紧密相关。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并结合化学原理进行详细解释:
一、 核心定义
- 汉语解释 (二当量溶液): 指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为 2 的溶液。
- 英文对应 (Dibasic Solution / Two-Normal Solution):
- Dibasic Solution: 此术语更侧重于描述溶质本身的性质,指溶质(通常是酸或盐)含有两个可置换的氢离子(H⁺)或两个可反应的碱性基团(如 OH⁻)。例如,硫酸(H₂SO₄)是二元酸(dibasic acid),其溶液在一定反应中可表现出二当量性质。
- Two-Normal Solution (2N Solution): 这是更常用且直接的表述,指该溶液的当量浓度为 2。即 Normality (N) = 2。
二、 关键概念解析 - "当量" (Equivalent)
理解"二当量"的关键在于明确"当量"的含义:
- 当量 (Equivalent Weight): 指物质在特定化学反应中提供或接受1 摩尔电子、或与1 摩尔 H⁺ (或 OH⁻) 完全反应时所需的质量(单位:克/当量)。
- 当量浓度 (Normality, N): 定义为单位体积溶液(通常为升)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计算公式为:
$$
N = frac{text{溶质的克当量数}}{text{溶液体积 (升)}}
$$
因此,"二当量溶液"即 N = 2 的溶液,表示每升溶液中含有2 克当量的溶质。
三、 计算与应用实例
以硫酸 (H₂SO₄) 为例:
- 分子量: 98 g/mol。
- 当量: 在酸碱反应中,H₂SO₄ 可以提供 2 个 H⁺,因此其当量 = 分子量 / 2 = 98 / 2 = 49 克/当量。
- 制备 1L 二当量硫酸溶液 (2N H₂SO₄): 需要称取 2 克当量 × 49 克/当量 =98 克 纯 H₂SO₄,溶解后定容至 1 升。
- 意义: 在酸碱滴定中,1 升 2N H₂SO₄ 溶液恰好能中和 2 克当量的碱(如 2 克当量的 NaOH)。当量浓度 (N) 在涉及质子转移(酸碱)或电子转移(氧化还原)的反应中,能更直接地反映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四、 权威参考来源
- 《分析化学》教材 (Analytical Chemistry Textbook): 所有标准的分析化学教材都会详细阐述当量浓度、克当量以及当量溶液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例如,Skoog, West, Holler, Crouch 所著的《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是国际广泛使用的权威教材。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术语数据库: IUPAC 是化学命名和术语的全球权威机构。其在线术语数据库 (Gold Book) 定义了"当量浓度" (Normality) 和"当量" (Equivalent) 的概念,尽管现代 SI 单位更推荐使用摩尔浓度 (Molarity),但当量浓度在特定领域(如滴定分析)仍有其应用价值。访问地址: https://goldbook.iupac.org/ (搜索 "Normality" 和 "Equivalent")
- 大学化学教育资源网站: 如 Purdue University 的化学教育资源网站 "ChemEd DL" 或 MIT OpenCourseWare 提供的化学课程材料,通常会包含对当量浓度和当量溶液的清晰解释和示例。
"二当量溶液"指当量浓度 (N) 为 2 的溶液,即每升溶液中含有 2 克当量的溶质。其英文表述主要为two-normal solution (2N solution),强调浓度;溶质为二元酸(如 H₂SO₄)时也可称为dibasic solution,强调溶质性质。理解该术语的核心在于掌握"当量"和"当量浓度"的概念,它们在涉及特定化学计量关系(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的分析中尤为重要。
网络扩展解释
“二当量溶液”是化学分析中与当量浓度相关的术语,主要用于描述标准滴定溶液的化学反应能力。以下为具体解释:
1.当量溶液的基本概念
当量溶液(Equivalent solution)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以“当量浓度(N)”表示,而非摩尔浓度(M)。当量浓度反映溶质在特定反应中提供的有效反应粒子数。例如:
- 1N 的盐酸(HCl)溶液中,1L 溶液含1当量的 H⁺;
- 1N 的硫酸(H₂SO₄)溶液中,1L 溶液含2当量的 H⁺(因每个 H₂SO₄ 分子可释放2个 H⁺)。
2.“二当量溶液”的含义
“二当量”指溶液中每摩尔溶质可提供2个当量的反应粒子。例如:
- 若某溶液为1M 的硫酸(H₂SO₄),其当量浓度为2N,即每升溶液含2当量的 H⁺;
- 这类溶液在酸碱滴定中常用于快速中和双倍量的碱。
3.应用场景
二当量溶液常用于:
- 滴定分析:如用硫酸溶液测定氢氧化钠含量时,因硫酸为二元酸,可减少溶液用量;
- 工业反应:如某些催化反应需精确控制反应物当量比例。
4.与摩尔浓度的区别
当量浓度(N)与摩尔浓度(M)的关系为:
$$ N = M times n $$
其中 ( n ) 为溶质在反应中转移的质子或电子数。例如,H₃PO₄ 在完全中和时可释放3个 H⁺,此时 ( n=3 )。
“二当量溶液”即当量浓度为2N的溶液,常用于需要高效反应或简化计算的场景。其核心是通过溶质分子在反应中的有效粒子数,优化实验或生产的效率。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