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英词典编纂领域,"版式"(bǎnshì)指印刷物或数字媒体中文字、图像等视觉元素的系统性编排方式,强调布局结构与视觉呈现的统一性。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维度阐释:
指书刊、报纸、网页等版面格式的规范化设计,包含字体、行距、页边距、图文位置等视觉元素的综合安排(《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Layout(主流译法):指对文本、图像等元素的整体空间规划(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Format:侧重成品的固定样式规范(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通过网格系统(Grid System)实现文本栏位、插图和留白的逻辑排布,确保信息层级清晰(《印刷工艺与版式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传统印刷品采用固定版式(如书籍对开页对称设计),数字媒体则需响应式版式(Responsive Layout)以适应多终端显示(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17th ed.)。
权威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17th Edition).
Hornby, A.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10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版式”是设计领域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和构成要素可归纳如下:
版式指书刊、平面设计作品的版面格式,包含对文字、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整体布局规划。这一概念既适用于传统印刷物(如书籍、报纸),也适用于电子刊物。
基础框架
包括开本尺寸、版心大小、页面边距等物理空间参数,决定了版面的整体框架结构。
文字编排
涉及正文的字体选择(如宋体/黑体)、字号设定(如五号/小四)、排版形式(横排/竖排、通栏/分栏)以及行距、字距等细节。
辅助元素
包含目录层级、标题样式、注释标注、页码位置、书眉设计等功能性元素的排布规则。
视觉装饰
通过线条分割、色彩搭配、图形点缀等方式增强版面美观度,常见于杂志、画册等视觉化出版物。
可通过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获取更完整的版式设计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