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ke charge of a department alone
“独当一面”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一个人具备独立承担并出色完成某一领域或某项重要工作的能力。从汉英词典的角度,可以对其释义、用法及文化内涵进行如下解析:
职场能力
指个人在项目中独立负责关键环节,无需依赖他人监督。
例:她在公司市场部独当一面,主导所有海外推广。
英译:She holds the fort in 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leading all overseas campaigns.
领导力体现
强调在危机或挑战中独立决策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团队陷入困境时,他总能独当一面,稳定局面。
英译:He always steps up to take charge in crises, steadying the team.
历史与文化溯源
成语最早见于《史记·留侯世家》,描述张良辅佐刘邦时“独当一面”的军事才能,体现中国传统中对个体担当精神的推崇(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西方文化强调团队协作(如"team player"),而"独当一面"更突出个体在集体中的关键作用,反映中国"能者担纲"的价值观。
与《孙子兵法》"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领有能而君主不干预则胜)的理念呼应,强调授权与能力的结合(来源:《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
(注:为符合学术规范,此处仅标注出版物信息。实际引用时建议链接至出版社官网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相关条目。)
“独当一面”是汉语成语,拼音为dú dāng yī miàn,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单独负责或承担某一领域的重要任务,形容个人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工作。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和《汉书·张良传》:
“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意为刘邦认为韩信是唯一能担当重任、独立统率一方军队的将领。
历史上也指军事中单独迎战一方敌人(如《旧唐书》中李晟“独当一面”的记载)。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史记》《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