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断肢刑英文解释翻译、断肢刑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mutilating punishment

分词翻译:

断的英语翻译:

break; break off; give up; sever; snap; stop
【医】 break

肢的英语翻译:

【医】 extremitas; extremity; limb; membrum

刑的英语翻译:

punishment; torture

专业解析

断肢刑(英文:Amputation 或Dismemberment Punishment)是一种古老的肉刑,指通过人为方式截断受刑人的肢体(如手、足、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作为法律惩罚的手段。其核心目的在于施加极端的身体痛苦、造成永久性残疾以示惩戒、羞辱罪犯,并起到强烈的威慑作用。

  1. 定义与核心特征:

    • 强制性肢体损毁:这是该刑罚的本质特征,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据法律或命令执行,区别于意外伤害或战争伤残。
    • 法定惩罚性:它被明确规定在法律条文中或由统治者授权,作为对特定罪行(如盗窃、叛乱、通奸等)的正式制裁方式。
    • 公开性与象征性:执行过程往往公开进行,以达到最大的警示效果。被截断的肢体部位有时也象征其所犯罪行(如窃贼断手)。
    • 残酷性与不可逆性:造成永久性身体残疾和巨大痛苦,体现了古代刑罚的严酷性。
  2. 历史背景与应用:

    • 中国古代:断肢刑在中国有悠久历史,是早期“五刑”(墨、劓、剕、宫、大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 剕刑(刖刑):特指断足或砍去膝盖骨,是断肢刑的一种主要形式。商周时期已广泛存在,用以惩罚盗窃、逃亡等罪。(来源:《尚书·吕刑》、《周礼·秋官·司刑》)
      • 其他形式:历史上也存在断手、劓(割鼻)、刵(割耳)等刑罚。汉文帝时期进行刑制改革,大部分肉刑被废除或改为笞刑、劳役刑,但后世某些时期或特定罪名下仍有类似酷刑的零星记载。
    • 其他古代文明:断肢刑并非中国独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中就有著名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原则,包含断肢内容。古印度、伊斯兰法(依据某些对伊斯兰教法的解释,如对盗窃罪的固定刑罚“Hadd”)以及中世纪欧洲(如英国亨利八世时期对叛国者处以绞刑、剖腹、分尸)均有类似刑罚实践。
  3. 现代视角与废止:

    • 被视为酷刑:现代国际人权法和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内法均将断肢刑视为酷刑或残忍、不人道、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严格禁止。
    • 违反基本人权:它严重侵犯了人的生命权、身体完整权、免受酷刑权等基本人权。
    • 法律地位:断肢刑在全球范围内已被普遍废除。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刑法》等)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肉刑和酷刑,刑罚种类不包括任何形式的肢体毁损。

断肢刑是一种以截断肢体为手段的古老肉刑,具有强烈的惩罚性、威慑性和残酷性。它曾广泛存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古代法律体系中(如剕刑)。在现代社会,因其极端残酷且严重侵犯基本人权,已被国际法和各国国内法(包括中国法律)明确禁止,属于历史范畴的刑罚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断肢刑是一种通过切断人体四肢或其他部位实施惩罚的酷刑,具有强烈的警示与惩戒作用。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适用范围 断肢刑主要针对盗窃、伪证、亵渎等罪行。根据《古兰经》记载,偷窃者初犯砍右手,再犯砍左手;强盗则被砍去右手左足。在中世纪法国,重罪犯会被断脚,小偷初犯割耳,三次犯罪则处死。

二、历史背景与地域特征

  1. 古代文明:该刑罚在奴隶制与封建制社会广泛存在,古印度对伪证罪实施断肢,中国周朝《吕刑》记载的"五刑"包含断足刑。
  2. 欧洲演变:英国亨利八世时期制定详细断肢规则,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仍有偷羊贼被砍双手的案例,直至1820年才废止。

三、行刑方式与附加伤害

四、废止进程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推进,18-19世纪欧洲各国逐步废除该刑罚,但部分地区如英国直至19世纪前期仍存在个案。

(注:完整历史案例可查阅知网与知乎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