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段表起始地址英文解释翻译、段表起始地址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segment table origin; STO

分词翻译:

段表的英语翻译:

【计】 segment table; SGT; ST

起始地址的英语翻译:

【计】 start address; starting address

专业解析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段表起始地址(英文:Segment Table Base Address 或Segment Descriptor Table Base Address)是内存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特指存储段描述符表(Segment Descriptor Table)的物理内存起始位置。该地址是CPU进行内存分段管理的关键寄存器值。

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术语定义与作用:

    • 段表(Segment Table / Segment Descriptor Table):一种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包含多个段描述符(Segment Descriptor)。每个段描述符定义了内存中一个逻辑段(如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的属性,包括其基地址(Base Address)、段界限(Limit,即段的大小)、访问权限(如可读、可写、可执行)和特权级等关键信息。
    • 起始地址(Base Address):指这个段描述符表在物理内存中开始存放的位置。它是一个物理内存地址。
    • 段表起始地址:因此,段表起始地址就是整个段描述符表在物理内存中的首地址。CPU需要知道这个地址才能定位并访问段表中的描述符条目。
  2. 工作原理: 当程序访问一个内存地址(逻辑地址)时,CPU首先根据该地址的段选择子(Segment Selector,通常存储在段寄存器如CS, DS, SS等中)来索引段表。段选择子包含一个索引值(Index),指向段表中的特定描述符条目。

    • CPU通过全局描述符表寄存器(GDTR)或局部描述符表寄存器(LDTR)中存储的段表起始地址,找到段表在物理内存中的位置。
    • 然后,CPU使用段选择子中的索引值(Index),从段表的起始地址开始,计算出目标段描述符条目的具体物理地址(段表起始地址 + 索引 * 描述符大小)。
    • 读取到目标段描述符后,CPU从中获取该段的基地址(Base)、界限(Limit)和属性(Attributes)。
    • 最后,CPU将逻辑地址中的偏移量(Offset)与该段的基地址相加,得到最终的线性地址(Linear Address)。如果未启用分页机制,此线性地址即为物理地址;如果启用了分页,则还需经过分页转换才能得到物理地址。
  3. 硬件实现: 在x86架构中,GDTR(Global Descriptor Table Register)寄存器专门用于存储全局描述符表(GDT)的起始地址(32位下是32位基址+16位界限,64位下是64位基址+16位界限)。LDTR(Local Descriptor Table Register)则存储当前任务的局部描述符表(LDT)的起始地址(通过一个段选择子间接指向LDT的基址和界限)。操作系统在初始化或任务切换时负责设置这些寄存器的值。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段表起始地址是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主要用于分段存储管理机制。以下是对其含义和作用的详细解释:

定义

段表起始地址指段表在内存中的首个存储位置。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段表,该地址是区分不同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核心作用

  1. 地址转换基础
    与段表寄存器配合使用,通过逻辑地址中的段号定位段表项,获取对应段在内存的基址和长度。例如:
    $$物理地址 = 段基址 + 段内偏移量$$

  2. 越界检查依据
    系统会将段号与段表长度比较,若段号超出段表长度范围则触发越界保护。

  3. 进程隔离保障
    不同进程的段表起始地址不同,确保内存访问空间相互独立。

技术实现特点

关联概念对比

术语 定义 与段表起始地址关系
段基址 单个段在内存的起始位置 通过段表起始地址查表获得
段表长度 段表中表项总数 共同存储在段表寄存器中用于越界检查
物理地址 数据在内存的实际位置 由段基址与偏移量计算获得

注:在8086等早期架构中,段地址计算需左移4位(相当于×16)再与偏移地址相加,但现代分段机制已不再采用此方式。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