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unearned revenue
递延收入(Deferred Revenue)是财务会计中的核心概念,指企业已收取款项但尚未履行商品交付或服务提供义务的预收款项。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FRS)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客户合同收入》,递延收入需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负债项目,待履约义务完成后逐步转为实际收入。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该术语对应英文"Deferred Revenue"或"Unearned Revenue",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ASC 606准则中明确定义为:企业因合同取得的对价,在未完成履约责任期间不得确认为收入的经济义务。典型应用场景包括软件订阅年费、报刊预付款、工程预收款等跨期业务。
在会计处理层面,递延收入需满足双重确认条件:款项已实际收取(Cash Receipts)且履约责任具有明确时间跨度(Performance Obligations)。例如某教育机构收取全年培训费12万元时,应按月确认1万元收入,其余11万元列为递延负债。
值得区分的是,中文语境下"递延收入"与"预收账款"存在细微差异。前者强调权责发生制下的跨期收入分配原则,后者侧重现金收付的时点记录。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指南中指出,递延收入的会计处理必须严格遵循收入确认五步法模型。
递延收入(或递延收益)是会计领域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递延收入指企业已收到款项但尚未完成商品交付或服务提供,因此暂时不能确认为当期收入的款项。它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收入确认与经济活动完成度挂钩,而非单纯以现金收付为判断标准。
递延收入在旧会计准则中常被称为“预收账款”,但新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更强调“合同负债”或“递延收益”的表述,以反映未履行义务的实质。
递延收入的核心逻辑是“先收钱,后确认”,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企业实际经营进度。例如,健身房预收年卡费用后,需在会员有效期内逐月确认收入,而非一次性计入收款当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