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对他人动产非法扣押英文解释翻译、对他人动产非法扣押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detinue

分词翻译:

对的英语翻译:

right; answer; reply; at; check; compare; couple; mutual; opposite; versus; vs
face to face
【计】 P
【化】 dyad
【医】 Adv.; contra-; corps; ob-; p-; pair; par; para-
【经】 vs

他人的英语翻译:

other

动产的英语翻译:

chattel; personal effects; personalty
【经】 ambuatory chattel; chattel; chattels; chose; chose transitory
circulating real capital; effects; gear; goods; movable property
movables; personal estate; personal property; personalty

非法扣押的英语翻译:

【法】 seizure for unlawful use; unlawful detention

专业解析

对他人动产非法扣押(Wrongful Detention of Another's Personal Property)指未经合法授权或正当理由,故意扣留他人可移动财产的行为。该行为侵犯了财产所有人的占有权与使用权,属于民事侵权或刑事违法行为。以下从法律要件与法律后果分述:

一、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

  1. 动产范围

    指可移动的财产(如设备、车辆、贵重物品等),区别于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5条,动产所有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2. 非法性要件

    扣押行为需缺乏法律依据(如无法院强制执行令)或超出合法权限(如债权人擅自扣留债务人财产)。英国《侵权法》(Torts Act)将此类行为定义为“非法干预他人动产”(Wrongful Interference with Goods) 。

  3. 主观故意

    行为人需明知财产归属他人仍故意扣留。美国《侵权法重述》(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第222A条指出,故意剥夺他人动产占有即构成“侵占”(Conversion) 。

二、法律后果

  1. 民事责任
    • 返还原物:所有权人可主张返还原物(《民法典》第235条) 。
    • 损害赔偿:包括财产价值损失、使用收益损失及精神损害赔偿(如适用)。
  2. 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者可能构成侵占罪或盗窃罪。例如,中国《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他人物品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的,可处有期徒刑 。

三、法律救济途径

  1. 物权请求权:所有权人可直接要求返还财产(《民法典》第235条)。
  2. 侵权诉讼:主张损害赔偿(《民法典》第1167条)。
  3. 刑事报案:向公安机关控告犯罪行为。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国人大数据库)
  2. UK Torts (Interference with Goods) Act 1977 (UK Legislation)
  3. 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222A (American Law Institute)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国法院网)

网络扩展解释

“对他人动产非法扣押”是指在没有法定依据或超越权限的情况下,擅自扣留他人动产的行为。以下从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法律定义

根据《刑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1. 非法性:指扣押行为缺乏法律授权或超出法定范围,例如个人未经司法机关批准擅自扣留他人财物。
  2. 对象明确:特指对他人动产(如车辆、设备等可移动财产)的占有控制,区别于不动产。

二、构成要件

需满足以下条件:

三、法律后果

  1. 民事责任(依据《物权法》第34-37条):
    • 权利人可以要求返还原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2. 刑事责任(可能涉及以下罪名):
    • 侵占罪:若扣押后非法占有且数额较大,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最高5年(《刑法》第270条)。
    •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财产罪:若涉及司法机关已扣押的财产,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刑法》第314条)。

四、维权途径

  1. 民事诉讼:向法院提起返还原物或赔偿之诉;
  2. 刑事控告:若涉嫌犯罪,向公安机关报案;
  3. 行政救济:若涉及公权力机关违法扣押,可申请国家赔偿(参考指导案例242号)。

提示:动产被非法扣押时,建议及时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避免自行采取过激行为导致法律风险。司法机关的合法扣押需配合,但可要求出示法律文书并监督程序合法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