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rl
"妞"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口语化称谓,其语义内涵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核心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小女孩;年轻女子",对应英文翻译为"girl; young woman"(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该词在北方方言区使用频率较高,特指未成年的女性群体,如"小妞"常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昵称。
语用特征
根据《汉英综合大词典》的语用标注,该词具有"非正式"和"口语化"的语体标记,建议在正式场合使用"姑娘"或"女士"作为替代(吴光华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值得注意的是,语境差异可能导致语义色彩变化:亲密关系中可表达亲昵(如"我家妞儿"),陌生场合则可能产生轻佻意味。
历时演变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方言数据库显示,该词源于满语"nionio"(女孩),清代随旗人文化融入北京官话,后逐渐扩散至华北地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5)。现代网络语境中,其使用范围已突破年龄限制,衍生出"靓妞""美妞"等扩展用法,但始终保持着口语交际的核心属性。
需特别注意: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强调,该词在南方方言区存在接受度差异,建议跨区域交流时注意语境适配性(张斌主编,2001)。
“妞”是一个汉语常用字,读音为niū,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核心含义
指小女孩或年轻女性,常见于口语中,如“大妞”“小妞”“妞妞”(爱称)。
字形结构
部首为“女”,总笔画7画,左右结构,五笔编码为VNFG或VNHG。
地域特色
主要在北方方言中使用,作为对女孩的昵称,如“妞儿”“傻妞”,带有亲切感。
历史溯源
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用例,如《老残游记》中的“黑妞”“白妞”,以及《青春之歌》中的“小妞”,均指年轻女性。
情感色彩
现代用法中多含亲昵或俏皮意味,父母常称女儿为“妞妞”,体现宠爱。
《说文解字》新解
有观点认为,“妞”的“丑”部并非指外貌,而是描述少女灵动姿态,展现青春活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方言用例,可参考《老残游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